1月7日晚上,“当年明月”突然冲上了热搜,关联的是“当年明月 威胁”和“当年明月 精神病”。许多人都感到难以置信。
作为畅销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对外宣称版税超过4000万了,足以实现财务自由。之后,他在仕途上也顺风顺水,2021年上海发布的干部任命通报中显示,他就已经担任上海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了。
也就是说,无论是个人经济方面,还是仕途,他其实都是前景非常好的,但就这样一个人,却突然因为精神病而上了热搜。
相关方面并没有对此发布任何通报,既没有否认,也没有确认,但一些他早前接受各种访谈的片段四处流传,都可以证明他如果被确认已经确诊精神病,也在情理之中,当年的许多蛛丝马迹就可以看出他当时就不那么正常。
因为网传的这次他的事迹过于离谱,不大方便展示,这里就不多说了,就说说《明朝那些事儿》吧。
现在很多年轻人一说起历史阅读,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甚至还有高晓松的视频节目,因为这是很多人的入门读物。
但《明朝那些事儿》当年在天涯社区刚开始连载的时候,其实并不那么被看好,因为从当时天涯社区写历史的人的角度看,这个书除了通俗还是通俗,并没有什么新的解读,也没有什么新的见解,更不用说用了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当时历史写作其实已经比较多了,很多都是在讲故事,比如当时也有很多人在写资治通鉴之类的,但基本上都烂尾了,没有坚持到写完。相对比较成体系的,也是当时天涯社区的名人“赫连勃勃大王”写的一系列历史故事,但没想到最后火起来的会是大家都觉得过于粗浅的《明朝那些事儿》。
昨晚这个事情上了热搜之后,还有人网友在群里问我,《明朝那些事儿》和《万历十五年》孰高孰低?
虽然说《万历十五年》也是通俗历史读物,但把它和《明朝那些事儿》相提并论,多少还是侮辱黄仁宇了。
别的不说,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经历了世事沧桑,不说洞明世事吧,起码也算得上人情练达,上过战场,又负笈海外,阅历丰富,也做了多年专业的明史研究,对历史的解读,也有许多个人的感悟。
而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还是个二十多岁的机关职员,虽然说体制内见识的人情世故远非体制外可比,但毕竟经验、阅历还是差了很多,对世道人心的理解也不可能洞烛幽微。
专业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万历十五年》虽然也是通俗读物,但也还是在黄仁宇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写的,先有深入,后有浅出。即使只是通俗读物,也还是提出了“数目字管理”这样的概念,在八九十年代国内的学术界影响不小。
而《明朝那些事儿》当时还没有深入过,也就无所谓浅出了,只能写到那个程度。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个人阅历,都不足以支撑他对一个王朝的兴衰做出过人的解读。
从现在扒出来的当年明月当年大红大紫的时候访谈的内容看,他当时其实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泼天富贵砸晕了,有时候访谈中说话感觉有点装腔作势,起码是有点故作深沉。
如果是他在今天再重写,即使他的知识储备没有多少更新,有这些年的阅历的沉淀,想必他能写得更加深入一些,因为他的工作原因,可能见识了更多的官场真相,而不只是当年那样浮光掠影地流水化叙事了。
同样是以明朝历史为背景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儿》的水平和《大明王朝1566》就不可以道里计,《大明王朝1566》的官场权斗,是必须有足够的人生阅历的沉淀才能写出来的。
所以,辜鸿铭当年曾经说,他在四十岁之前绝对不写书。意思就是觉得四十岁之前积累不够,过于轻浮,怕写了东西自己后来也看不下去,乃至于悔少作。
其实,不光写作如此,阅读其实也一样。很多名著名篇年轻的时候读可能体会不深,人到中年再读,或者到了晚年再读,理解也会完全不同。
马伯庸说,以前读《出师表》不觉得什么,后来有了孩子之后才恍然大悟,《出师表》就像是一个即将远行的老父亲对未成年的孩子放心不下,所以要事无巨细都安排好,生怕有什么考虑不周的地方,遗漏了什么,才显得那么唠叨。
还有《金瓶梅》,年轻的时候可能就是当成东京爱情故事看看,等人到中年再读,看到的就是人情世故、市井男女、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