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美国政府再次出手,将腾讯和宁德时代等中国科技巨头加入所谓的“中国军事企业清单”,这是在一场“无形的制裁”中再一次升级对中国企业的打击。这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名单的更新,它所透露出的,远超表面。这是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全面封锁与“政治围堵”,也是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一次深刻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针对中国企业的打压行动,背后藏着美国政府心照不宣的算盘。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对中国企业指指点点,不仅剥夺它们的市场机会,限制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生存空间,还通过这种形式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与这些企业合作的后果,可能是你永远也想不到的连锁反应。腾讯宁德时代等企业虽然公开表示“无关军事”,可这份黑名单却狠狠地在它们的商业生态上撒下阴影。因为一旦被列入“黑名单”,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在与美国及其盟友的任何合作中将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

美国这样做,目的何在?很简单,第一,是为了进一步污名化中国科技企业,刻意将这些企业与军事、国家安全问题捆绑,制造出一种“危机感”。事实上,美国的手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技术限制到政治压力,甚至以所谓的“安全”理由,背后操控的实际上是更加复杂的经济博弈。美国在全球的科技霸权地位岌岌可危,尤其是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关键领域,面临着中国企业的强势竞争。美国政府这么做,表面看是“打击潜在的威胁”,实则是在全球范围内切断中国企业的技术链和供应链,试图在经济上实施“脱钩”战略,阻止中国企业向全球市场扩展。

第二,这份黑名单的真正含义,是给中国企业设限,迫使它们无法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巨头展开正常的合作。虽然腾讯、宁德时代等企业都否认与军事有任何关联,但这种名为“军事”的标签,却足以让它们在全球市场上失去很多合作机会。投资者害怕政治不确定性,合作方担心与被“制裁”企业的联系会给自身带来麻烦,这种“连坐效应”无疑会让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加艰难。换句话说,这份黑名单不仅仅是针对这些企业的打压,更是对全球科技市场秩序的一次重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一局面,腾讯和宁德时代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两家公司都已经表态,称美国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并且坚决否认自己与中国军方有任何联系。腾讯表示,自己一直专注于互联网服务和数字娱乐,而宁德时代则强调,自己一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与军事活动无关。然而,美国政府显然不会因为企业的否认而轻易放手。历史上,我们已经看到过美国政府“修正错误”的先例,比如小米公司在2021年成功从美国的黑名单中被移除,但这种“错误修正”的背后隐藏着多大的风险?换句话说,美国给中国企业设置的障碍,根本不在于是否真的有证据,更多的是政治意图的表达和经济制裁的威慑。

更为戏剧性的是,美国一边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拉长涉军企业黑名单,另一方面却不断向世界传递出“与中国合作,前途未卜”的信号。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让美国失去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但它并未放弃在全球范围内维持其霸主地位的意图。特朗普在自己的总统任期内,曾经公开表示要“将产业带回美国”,减少对外来产品的依赖;而如今,拜登政府继承了这一政策,不断加码“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围堵”,甚至把这种围堵战略“国际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都在担心和中国企业的合作风险。

至于特朗普是否会在2025年重新上台后有所改变,我们不能抱太大希望。虽然特朗普言辞间提到“中美可以和睦相处”,但是他的一切言辞都在潜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在上任后的首个任期中,特朗普的外交言论和政策早已暴露出他对中国的敌意,而这一敌意,不仅体现在贸易战上,还深深根植于对科技领域的担忧。在他看来,中国科技的崛起是美国霸权的最大威胁,而解决这一威胁的方式只有一个,打压、封锁,乃至“去中国化”。特朗普可能不会公开明确宣布会收紧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但毫无疑问,他的政策不会大幅度放松。美国依然会利用各种手段,控制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扩展,尤其是在那些敏感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这场行动,看似是针对几家企业的“制裁”,实则暴露了它对中国科技崛起的深刻焦虑。中美之间的“科技冷战”早已拉开序幕,这场较量的背后,既有经济利益的冲突,也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中国企业如果不能突破这种外部压力,未来无疑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美国能否纠正自己的错误,能否从根本上消除中国企业在全球发展的阻碍?我们恐怕只能拭目以待。

中国企业面对这场无形的“制裁”风暴,必须冷静应对,不仅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更要加快自主创新,切实提升核心技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美国来说,不断加码的“黑名单”,最终只会暴露它深深的焦虑,也许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为中国企业的崛起“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