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民众心中,清官可谓是完人,是洁白无瑕的,身上只有耀眼的光环,而不可能有哪怕是白璧微瑕的黑点。
然而,翻阅古人留下的笔墨,我们却能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群体意识断裂”,也就是士大夫阶层对清官的评价实在是不能令普通百姓满意,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晚清小说家刘鹗对这一问题有直接的阐述。他在《老残游记》中说:
“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这个念头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为了支持这个论断,他在书中塑造了玉贤和刚弼这两个以清廉自居但同时又刚愎自用、滥施重刑、草菅人命的酷吏形象,并让他们办了许多冤假错案。
刘鹗认为,清官的毛病在于道德上有一种绝对的优越感,这使他们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问心无愧,从而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甚至刚愎自用的境地。
对自己的行为盲目自信,做事所凭恃的只是道德上的居高临下,现实情况、世俗人情一概斥之为乡愿,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海瑞就是这么个人。
海瑞这个人生前就毁誉参半,朝廷上有人和嘉靖帝说:“海瑞这人,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
翻译过来就是说,海瑞这人“忠孝异于常人,但做的事情都不是人干得出来的”,他是“愚忠”,是“憨孝”。
这句话是对他是既敬佩又愤慨又可怜。
海瑞这人,是典型的读儒家孔猛之书读“傻”掉的人,他一辈子以圣人的标准严于律己,忠孝不仅要两全,而且要“全”的极端。
更过分的是,他不仅要自己做到,还要求所有人都和他一样。你看他那句:“天下皆浊我独清”。
他把全天下的人都当另类看,只有自己才是正常人。
昨天,读者点播问,为什么特殊时期那么推广海瑞?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海瑞一直在“向朱太祖学习”。
海瑞的一生,可以说是朱明王朝两百年主旋律打造出来的极端结晶体。
因为,明朝从朱元璋时候起,就鼓吹道德治国,强调忠孝。
海瑞本是个淳安县小官员,淳安这地方就是今天,还是浙江欠发达地区。
海瑞在淳安知县的任上,也说不上做出什么政绩,他作为一个县的一把手,他的职责应该是什么?是带动当地的经济,让老百姓吃饱。结果,老百姓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你再怎么清廉、忠君、至孝、有什么意义?
他认为,整个大明朝基本全官皆贪,“天下皆浊我独清”,只有自己是干净的。
于是他,每天穿布袍、吃粗米饭,自己种菜,老母做寿他咬咬牙买了两斤肉,居然都成了当地爆炸性新闻,搞得当时的省委书记胡宗宪都知道了。
胡宗宪派人去看望他,他也只是用粗米饭款待。
不仅如此,他还动不动就是上疏对皇帝死谏,时不时就是抬棺上疏。
他对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祖制”狂热崇拜,一心复古。为响应太祖遗训,他对母亲谢氏那是什么都听从的“至孝”,所以有人调侃说海瑞这人生平,除了相信大明王朝皇帝和他老母以外,结发妻子亲生女儿都是无所谓的。
为了尽孝,三四十岁了还和母亲同屋而眠,冷落妻妾子女。
他那么穷,但也结过三次婚,纳过二位妾,整天板着脸对人,每日“非礼勿视”,但是生孩子速度倒挺快,一口气生了7个,不过有5个夭折了。
他喜欢家暴,也完全奉母行事。
第一位潘氏勤劳肯干、性情温顺,只因海母不喜欢,他就休掉,续弦许氏生了两女儿,老母亲想要孙子,认为许氏没有生儿子的命,所以大孝子海瑞直接逐她出家门。
接着,第三个夫人突然暴卒,社会纷传他有杀妻之嫌,后不了了之,另一个妾则受不了屈辱于同月自缢身亡。
他女儿才5岁,只因为接受家中仆人递给的饼子,他觉得和“礼法有碍”,禁止她进食,导致第七天,该女活活饿死。
其实,这样的劣迹举不胜举,明代很多笔记都有记录。他一生秉持孝道,但他的观念实际是异常扭曲的,一切正常的人性,都在这种孝道观掩护下混灭了。
这就是朱元璋提倡的“孝”。
所以,这种孝,数落他是禽兽似的孝,并不过分。
海瑞这人“尽忠”、“尽孝"那是彻底主义的,这位熟读子曰诗云的前教书先生,做到这种程度,在整个明代可说绝无仅有。
海瑞一生,一心想成为圣人,官场上彻底地不识时务,不知不觉走到了整个官僚体制的对立面,自己也没干成多少实事。
同时,更为严重的是,他有病态的、迂腐书生典型的道德洁癖。自律标准之高是非人化的,对周边人的道德要求也是严苛到残暴的地步。甚至,差不多都失掉了人的气息。
所以对他的恶评当时就流传社会。
万历十四年(1586年)四月,当时的海瑞都是王朝宣传典型了,他的同事,时任南京提御史的房寰气得不得了,一心上疏弹劾上司海瑞,批评他“大奸极作、欺世盗名、诬圣自贤、损君辱国”。
但是,皇帝并不会处理他,因为皇帝需要这样的人,海瑞代表着“真话”,杀了海瑞,不就证明皇帝听不进忠言吗?皇帝要告诉天下“你们看,朕连海瑞的话都听的进去,你们还有什么不能和我说的?我们大明王朝就是要大鸣大放嘛,大家应该学海瑞嘛。”
是的,海瑞尽忠,但是他做官,完全是书呆子式的搞法,以形式主义与道德理想评判是非。
在《万历十五年》里,黄仁宇曾讲述过他办案的准则:凡父子争执,必判子输;凡富穷诉讼,必判富人失败。
他执着认为老百姓告状就是对的,但你告谁?是个大问题。
所以,他办案子没有法律上的尊则,完全看谁辈分大谁赢,谁穷谁说的算。所以,他很忙,任何时候都在不停地审判,竭力地用刑,而且是酷刑,搞得社会很恐慌。
大概也因此,他的同僚没有喜欢他的,他好几次被官员举荐,但这些人也不是真心,而只是讨厌他又找不海瑞的什么问题,只能想方设法用提升的方式希望他调任别处。
搞到最后,连皇帝也认为他就是图名,干不成啥实事,直接利用他的价值给他树个清官招牌了事。
就像嘉靖皇帝烦的无数次想砍他脑袋,但是又怕留下恶名,才安排他一个闲差。
之后,万历皇帝给他的断语是:“虽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
表面上,万历皇帝肯定了海瑞的长处,实际上是一种批评和否定。
万历皇帝对海瑞的廉洁操守深信不疑,但他认为这位耿介的忠臣只在道德风化方面有榜样作用,在国计民生的事功上并不能有所建树。
我一般写历史,都会写该人物的人生轨迹,可海瑞这个人我真不知道怎么写,他的一生除了“忠、孝”,在政绩上基本是毫无贡献的。
海瑞一生,为官33年,一半时光是在罢官状态,“海瑞罢官”是比较有名的戏剧。虽然,他也提过不少治国施政的意见与方案,但几乎没有被采纳过。
实际上,他清廉的努力对当时政局也并没有什么效用,因为道理很明显,任何封建时代,如果没有机制改良,让官员不能贪、不敢贪、不想贪,单靠某些官僚的洁身自好“防疫”工作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大概也因此,后世有人说,若海瑞要掌握实权,以他那种搞法,不但无法“激浊扬清”,还会使得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
康熙皇帝对清官问题有其自身的认识,他在一道诏书中说:“清官多刻,刻则下属难堪,清而宽,方为尽善。朱子云:居官人,清而不自以为清,乃为真清。”
康熙的意思很明确,清官要把道德优越感丢掉,对人不可苛责太严,施政不能一味地依靠近乎偏执的强硬。身为一国之君,他当然不是鼓励贪污,而是不希望出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局面,使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
海瑞的用法严苛,包括对属下和部民苛责,还包括在施政中偏执、强硬,不近人情。他有道德洁癖,对人太过苛责,如果别人不能达到他的标准,就一概斥为“泥猪、癞狗、污秽小人”。
这种心态导致了他在施政中用法严苛,而这一点却恰恰是导致老百姓日子难过的原因,因为老百姓不怕贪官,就怕庸官,你贪污可以,你只要带动地方经济,有什么关系呢?
海瑞不管,他认为道德才是第一的,贪污就是犯罪,必须死。
因此,海瑞还是一个严刑峻法的赞赏者,他对明初朱元璋“剥皮楦草”的残酷惩贪措施怀念不已,并建议恢复“毫发侵渔者加惨刑”的祖制。
他的建议不但让官场震惊,连万历皇帝也认为太过了。
《海忠介公年谱》中载,海瑞被任命为应天巡抚后,“飙发雷厉,郡县官吏凛凛竟饬,贪污者望风解印绶而去。权豪势官,敛迹屏息,至移他省避之”。
这种让贪官污吏、权豪势要望风而逃的杀气自然也是海瑞平日所作所为产生的效果。
然而,属下挂冠求去,大户外逃也让海瑞的利民大计无法得以实施,最终黯然收场。
将清廉和贪腐寄于个人道德修养,本身就是悲剧,所以海瑞讨论清官、贪官的优劣没有现实意义。
当今之世界,凡政治相对清明的国家,无不是以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执法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如此我们还需要靠道德去立命吗?
当时,海瑞是大明朝整个社会大加提倡的道德楷模,但你要明白,这是皇帝提倡的楷模,不是老百姓提倡的楷模,事实上,在海瑞的治下,你找不到一户富裕家庭,因为富裕家庭在海瑞眼里,必然是欺负老百姓的存在。
海瑞的道德癖其实也是一虚伪的道德观,爱惜羽毛的他,最看重的就是大家对自己的褒扬,你越夸他,他越来劲。
所以,通过海瑞这个人,你就明白为什么当年要大肆宣扬他了,其实海瑞在明清两朝,口碑都不怎么样....
就像刘鹗认为的,清官的毛病在于道德上有一种绝对的优越感,这使他们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问心无愧,从而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甚至刚愎自用的境地。对自己的行为盲目自信,做事所凭恃的只是道德上的居高临下,现实情况、世俗人情一概斥之为乡愿,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这种心态是极其有害的,往小的方面说,比如听理刑狱时,容易滥用刑罚、草菅人命;往大了说对国计民生无所补益,反而会误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