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目前按照普遍的观点,人类按照外貌和肤色可以分为三大人种,白种人,黑种人还有黄种人。随着世界各地交流的频繁,各人种之间通婚已屡见不鲜,混血人种也是相当大的一个群体。
自然界的不同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之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交配,或是可以交配,但无法生下可育后代。而人类之间却不存在这种生殖隔离,这其中是何原因呢?
生殖隔离
现代进化论认为,一个物种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首先,种群中有一部分个体出现了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现象,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性状。
- 然后,在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下,变异个体的突变性状保留了下来,遗传结构发生了改变,变异个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 最后,由于生态隔离或是地理隔离等因素,加深了种群的性状分歧,分化出亚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亚种走上各自的进化道路,亚种就变成了新种,形成了生殖隔离。
而生殖隔离可分为多个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隔离类型。
- 地理隔离,由于地形障碍,比如山川,河流或海洋,使得两个或多个近缘种群无法进行基因交流,随着演化逐渐分化为不同物种。
- 生态隔离,两个或多个近缘生物种群,由于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导致不易交配成功,渐渐分化成不同物种。
比如,几种近缘昆虫生活在同一片区域,由于生存的具体位置和交配季节不同,不会在一起交配,渐渐分化成不同物种。
- 行为隔离,由于交配方式或是求偶信号的不同,两个或多个亲缘相近的个体无法进行交配的现象。
比如,宾州蟋蟀和富尔顿蟋蟀,两者在外部形态上并无不同,但鸣叫声频率却不一样。而蟋蟀交配会寻找同一种鸣叫频率的同类,两种不同鸣叫频率的蟋蟀就自然不会交配了。
以上的生殖隔离属于交配前生殖隔离,而有的物种生殖隔离发生在交配之后,指的是物种之间虽然能够完成交配,但无法诞生可育后代,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骡子。
人类的演化
生殖隔离阻碍了物种间的基因交流,但人类之间却没有这种现象,其原因也很简单。目前世界上,不管是黑种人,白种人还是黄种人,在生物学上其实都属于同一人种。
如果你穿越到200万年前的东非地区,你会看到一群很像人的猿类,他们聚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种群之间会相互表达友好或是进行权力争夺,看起来和其他群居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却是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
长达200万的演化中,南方古猿的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也演化出了不同的物种。
东非地区有“Homo rudolfensis(鲁道夫人)”,还有“Homo ergaster(匠人)”,意为“工作的人”,欧洲西亚地区有“Homo neanderthalensis(尼安德特人)”,亚洲有“Homo erectus(直立人)”,他们能够直立行走,并制造石器。
印尼的爪哇,生存着“Homo soloensis(梭罗人)”,他们更能适应热带环境。而如今的我们自己,则自称为“Homo sapiens(智人)”,意为“明智的人”。但在百万年间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其他人种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唯有我们智人,绵延不断直至今天。
世界上的三大人种,包括各类混血种群,其本质上都属于“智人”,并没有分化出新的种群,自然就存在生殖隔离。
不同人种差异
虽然如今的人类都属于智人,但在外貌特征上却存在差异,最明显的就是肤色方面。
非洲低纬度地区,阳光辐射强烈,所以这里的自古生存着肤色很深的黑种人。皮肤为了抵抗紫外线,就会生成大量的黑色素,从而影响肤色。高纬度地区,阳光辐射较弱,这里生活的人皮肤呈现冷白色。皮肤为了吸收足够的阳光,所以就要尽可能减少黑色素生成。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这种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促进人体发育。但紫外线也会破坏人体另一种维生素B9,也叫叶酸。这种维生素对人体同样很重要,如果叶酸缺乏,就会导致贫血,乏力,知觉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低纬度地带,阳光充足,不用担心维D缺乏,皮肤反而需要多产生黑色素来抵抗紫外线,保证叶酸不被破坏。高纬度抵达,光照缺乏,皮肤就尽可能吸收阳光,促进维D合成,不用担心叶酸被破坏。
不同地区阳光强烈程度不同,皮肤就需要生成不同含量的黑色素,来平衡体内维生素含量和抵抗紫外线。
东亚的黄种人虽然比白种人肤色深,但皮肤中黑色素却和白种人并无太大差异。东亚人肤色深,是因为东亚人相较于白种人有着更厚的表皮和真皮层,这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抵抗寒冷。
结尾
远古时期,人类分化为了多个种族,但如今,其他人类种族都成了历史,人类只剩下一个种族。不管是三大人种还是混血种族,生物学上都属于智人。
人类被划分为三大人种,并非是出于生物学划分,而是基于社会学以及历史因素。本质上,三大人种的差异是非常小的,各自的差异也是在演化中为了更适应环境而保留的性状,并不存在什么优劣之分。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