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回彻底不装了,2025年3月31日直接甩手制裁6名中方官员,摆明就是要跟中国干到底,啥“对华友好”的鬼话都不提了,赤裸裸地拿香港问题开刀。

中方可不吃这套,24小时都没到,4月1日就甩出十二个字“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强烈谴责”,硬气怼回去,压根没给特朗普留面子。这事儿明摆着是美方想秀肌肉,可中方反击的架势,分分钟让特朗普知道啥叫踢到铁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31日,美国国务院冷不丁扔出一颗重磅炸弹,宣布制裁6名中方驻港机构和香港政府的官员,冻结他们在美国的资产不说,还禁止美国公民跟这些人做生意,摆出一副要彻底翻脸的架势。

一份所谓的“2025年香港政策法报告”,里头把香港国安法和相关条例批得一文不值,说是威胁了香港的自由和自治,可这理由听起来,怎么就那么耳熟又那么站不住脚呢?

翻翻历史账本,美国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2020年香港国安法落地,美方就隔三差五跳出来喊几嗓子,不是制裁这个就是谴责那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5年初特朗普二度上台后,对华政策更是从“嘴上喊喊”升级成了“真刀真枪”,这次制裁,时间点挑得也挺有意思,正好卡在美国准备宣布全球加征关税的前夕。

外界早就传得沸沸扬扬,特朗普打算借关税这把刀,在贸易上再给中国使绊子,这时候搞制裁,摆明了是想敲打中国一把,意思是,你别跟我对着干,不然还有得瞧。

可特朗普这算盘打得响,脑子却没转明白,他以为拿香港问题当抓手,就能让中国低头?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31日制裁消息一出,4月1日还没到中午,中方外交部就火速回应,十二个字掷地有声:“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这回应来得快、态度硬,没留一点余地,外交部还把话挑明了,美国这套单边制裁完全没法律依据,就是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踩着国际法的底线蹦跶,中方的意思很清楚:你这套把戏糊弄不了人,咱们也不是好惹的。

这十二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应付场面,背后透出的信号明摆着,中方不光嘴上硬,手上也有动作,外交部发言人紧接着就放话,美方的错误做法不会被放过,反制措施已经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话听着简单,信息量却不小,看看过去几年的路子,中方的回击从来不含糊,2020年美国制裁香港官员时,中方立马反制裁了一批美国政客,2021年贸易摩擦加剧时,中方对美国商品加税毫不手软,这次特朗普既然敢玩这么大,中方的反击估计也不会小打小闹。

特朗普为啥非得在这时候跟中国杠上,其实,他最近日子不太好过,2025年才过去三个月,美国在亚太的布局接连碰壁,中东那边也没消停,欧洲盟友还老跟他唱反调。

内忧外患堆一块儿,特朗普急需找个突破口转移视线,对华强硬这张牌,他过去就爱打,现在不过是变本加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裁6名官员,看似是冲着香港去的,实际上是想对外秀肌肉,对内稳民心,顺便给国内那些支持加征关税的声音撑腰。

更巧的是,这事儿还跟李嘉诚扯上了关系,就在制裁前两天,美国刚表态支持李嘉诚把港口资产卖给贝莱德集团。

这笔交易早几年就传得沸沸扬扬,李嘉诚想把手里的香港港口业务脱手,美国资本早就盯着这块肥肉,特朗普政府这时候跳出来制裁,多少有点给李嘉诚壮胆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算盘打得挺精,可惜低估了对方的反应,中方对香港事务的底线,谁碰谁知道,特朗普想拿这个当筹码,未必能如愿。

中方的反击有多狠,现在还不好说,但从外交部的表态看,肯定不会轻饶。过去几年,美国每回挑衅,中方都不是光说不练的主儿,关税战打得美国企业叫苦连天,制裁战让美国政客自己资产都保不住,这次特朗普再使老招数,估计也讨不了好。

香港问题上,中方态度从来没软过,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局势稳下来,美国再怎么折腾,也没翻起啥大浪。这回制裁6名官员,表面上是冲着个人去的,实际上是想动摇中方在香港的控制力,可惜这想法太天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一出,外界反应也挺热闹。国际媒体纷纷盯着看,亚太国家尤其关注,毕竟这不光是中美两国的事儿,还牵扯到整个地区的局势。

这事儿发展到这儿,特朗普政府算是又给自己挖了个坑,过去几个月,他上台后先是挑起关税争端,又在南海、台海搞小动作,结果没一个捞着好,每次跟中国硬碰硬,最后都是灰头土脸。

这次制裁,看似来势汹汹,可中方反击的架势摆明了不吃这一套,特朗普要是还想继续玩下去,估计得掂量掂量后果了,毕竟,国际舞台上,谁也不是吓大的,真要较起劲来,吃亏的未必是谁。

资料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