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人的社会状态比较落后,到公元后才被记载,4到6世纪时期才出现部落联盟,出现斯拉夫人的国家则到了公元7世纪前后——此时中国是强盛的唐王朝前期。
在几百年的发展当中,斯拉夫人分为了三大支,即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东斯拉夫人,如今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都属于东斯拉夫人,8世纪的时候东斯拉夫人建立了一些小的国家。
公元9世纪的时候,南下东欧平原的维京人中的一支——罗斯人在首领留里克的带领下建立了国家,留里克死后,在留里克的姐夫(也可能是妹夫)奥列格的领导下,这帮人打下了基辅,正式宣告了罗斯国家的诞生。
而这支罗斯人则逐渐融于当地的东斯拉夫人,成为后来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罗斯人的先祖。
由于罗斯国定都于基辅,因此这个国家又被称作是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的统治阶级偏好掠夺和扩张,在建国后的10世纪到11世纪,基辅罗斯的版图也不断扩大,鼎盛时期的国土范围包括如今的乌克兰、白罗斯和俄罗斯西部。
2016年俄罗斯拍摄了一部电影《维京:王者之战》的电影,其主人公就是基辅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弗拉基米尔大公,此人在位时期(978年到1015年),基辅罗斯扩大了版图,确认了东正教为国教,同时与拜占庭帝国展开广泛交流,使得基辅罗斯各方面的进步非常之大。
其统治时期也被认为是基辅罗斯最强大、繁盛的时期。
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在弗拉基米尔之后,基辅罗斯统治集团内部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统一的国家陷入了分裂,到11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分裂为了18个公国。
在基辅罗斯诸公国一盘散沙的时候,东方的蒙古军出现了。
1219年蒙古军第一次西征,虽然蒙军主要进攻对象是花剌子模帝国,但是哲别和速不台率领的一直偏师却越过了高加索山杀到了东欧平原上。
为了抵御蒙古军,罗斯诸国和钦察人合作组成联军,仅仅是罗斯诸军的兵力就达到了8.2万人之多,基本各公国都动员了最精锐的部队参战。
联军与蒙古军的首次交锋获得了胜利,但之后看很可能蒙古军是故意战败从而诱敌深入,而获胜的钦察-罗斯联军一直追击蒙古军直到进入蒙古军的预设阵地。
双方交战中,钦察人在前,罗斯人在后,但钦察人挡不住蒙古军攻势,阵前奔溃,反倒冲散了罗斯后军。蒙古军趁势掩杀,钦察-罗斯联军打败,十之八九的联军成员被杀死。
不过获胜之后,这支蒙古军偏师却没有继续进攻而是返回了蒙古本部参与灭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了。
1235年,蒙古军第二次西征,15万大军的主攻路线就在罗斯一线,主力蒙古军的到来迅速摧毁了罗斯诸国,蒙古军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据称仅仅在莫斯科城一地就杀死了27万罗斯人。
而这次,蒙古军没有再离开,由于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一系不具备争夺大汗的资格,因此这次西征军的统帅——术赤之子拔都就留在了被征服的钦察地区,建立了金帐汗国。
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罗斯诸国对其称臣纳贡,在这几百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罗斯人三个族群,这些族群依然保有一些小的公国,其中包括俄罗斯人建立的莫斯科大公国。
金帐汗国统治中期其国势就日益衰亡了,而罗斯诸国则抓紧时机,有了行动。
俄罗斯人在金帐汗国衰落之际,形成了较强的的莫斯科大公国,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获得替蒙古人征税的权利,同时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开始领导罗斯诸侯。
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到了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因此莫斯科大公国开始以罗马帝国的延续自居,自号为“第三罗马”。
迎娶到了拜占庭皇族后8年,莫斯科大公国又获得了对金帐汗国战争的胜利,从此彻底摆脱了蒙古政权的控制。
此后,莫斯科大公国不断对外扩张,兼并了特维尔公国、普斯科夫共和国、梁赞公国,形成了较大的国家。到1547年,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俄罗斯帝国正式诞生,也称沙俄。
沙俄的扩张性是非常强的,东方向,沙俄军队一路狂奔,在一个多世纪时间内就抵达了太平洋沿岸,并在外兴安岭一线与当时中国的清朝军队数次交锋。
在南方向,沙俄军队席卷了伏尔加河,兵锋直指黑海地区;在北方向,沙俄直接将版图扩张到了北冰洋沿岸,在西方向,沙俄经过21年的北方战争夺下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同时目光也瞄向了中欧。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乌克兰这时候在哪里?
在金帐汗国衰落之后,乌克兰人自己的加利西亚和沃伦公国没能强大起来,而是被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征服并统治,与此同时东部没有建立起公国的乌克兰人居住区也被立陶宛和波兰的铁蹄蹂躏。
为了应对条顿骑士团这个共同的敌人,1385年立陶宛与波兰签署了《克列沃协定》,立陶宛国王亚盖洛娶当时年仅11岁的波兰女王雅德维佳为妻,同时他本人也担任波兰国王,立陶宛则改宗天主教,并且将在乌克兰的领地划归到了波兰。
自此乌克兰陷入了300多年被立陶宛-波兰的统治之下。
当时乌克兰人大多信仰的是东正教,但波兰人强迫乌克兰人改宗天主教,波兰贵族对乌克兰人的压榨也非常严重,乌克兰人要承担繁重的兵役、劳役和赋税。
此外,波兰贵族还在乌克兰大肆抢掠美女,更加激起了乌克兰人的不满。
1648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的老婆被波兰贵族抢走,愤怒之下的赫梅利尼茨基率8000名哥萨克起兵反波,起义军打下了基辅,一度迫使波兰承认乌克兰为独立的行政区。
但在波兰回过劲来后,调集大军又将乌克兰起义军打败。
赫梅利尼茨基转而向沙俄求援,1654年1月,赫梅利尼茨基同俄国代表在佩列亚斯拉夫签订了乌克兰同俄国合并的条约,条约次年生效,乌克兰就此并入了俄罗斯。
图源:地球知识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并入沙俄的只是乌克兰人聚集区的一部分,也就是如今我们所称的东乌地区,而西乌克兰尚在波兰的控制之下,西乌克兰人在波兰的强压之下,大多信奉了天主教,从而与东乌克兰人有了根本性的意识形态差异。
不过沙俄的兵锋在吞并了东乌克兰之后却没有止步,其矛头迅速指向了当时的欧洲大国——波兰。
自1772年到1795年间,沙俄与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先后三次瓜分波兰,原本有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波兰就此亡国,而波兰控制的西乌克兰大部(加利西亚被割给了奥地利)也合并到了沙俄帝国。
就这样,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人族群形成后,俄罗斯建立了沙俄帝国,而乌克兰人则没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国家,反倒是依附在了沙俄的脚下,成为沙俄经略西方和南方的前进基地。
在沙俄的统治下,乌克兰上层人士被笼络,中下层则从事农业或服兵役,为乌克兰“粮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文化层面,沙俄试图同化乌克兰人,19世纪之后甚至禁止乌克兰语的教学和乌克兰文学和历史的传播,并规定乌克兰人只能称作是小俄罗斯人,而不能称作是乌克兰。
正是有了这样的历史进程,俄罗斯人自称是继承了基辅罗斯的正统,但现在的一些乌克兰人认为,从种族来源来说,乌克兰人更接近是基辅罗斯的后人,不过由于乌克兰人长期被异族统治,乌克兰人的这种说法一直被俄罗斯人所反对,这是两个族群间根本的矛盾之一。
沙皇俄国完全吞并乌克兰一百多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一战中,沙俄军队伤亡巨大,战场失利激化了国内矛盾,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沙俄政权垮台。同年,十月革命爆发,临时政府又被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建立,苏维埃俄国诞生了。
苏俄还要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库尔兰、俄属波兰割让给德国和奥匈帝国;将俄土战争中占领的阿达罕、卡尔斯、巴统等地割让给奥斯曼土耳其。
因此《布列斯特和约》被称为是历史上最屈辱的和约之一。
不过签署和约的当年,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苏俄立即宣布《布列斯特和约》作废。
虽然如此,但是大片退出的领土上却发生了新变化,最大的就是波兰复国了。
当时短暂成立的乌克兰共和国成为了纸片国家,没有什么实际实力,波兰军队和苏联红军开战,史称苏波战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苏波战争中负伤的)
当时波兰人在占领的西乌克兰地区依旧推行高压政策,使得乌克兰人极度不满,而在苏联体系内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也经历了大饥荒和大清洗等灰色时期,这埋下了日后的乌克兰人对波兰和俄罗斯人仇恨的种子。
1939年,纳粹德国进攻波兰,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波兰军队被摧毁之际,苏联红军也开进了东部波兰,波兰占领的原西乌克兰地区和西白俄罗斯地区的人们喜迎苏联红军的到来,乌克兰被苏联完整地收入囊中。
在此过程中原西乌克兰的居民对波兰人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和报复,近年来的电影《沃伦》反映的就是这个时代背景。
不过,乌克兰被完整合并的时间并不长,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几百万德军迅速撕碎了苏联红军的防线,其中南方集团军群兵锋直至乌克兰地区,苏军在乌克兰方向有重兵驻扎,但不敌德军的闪电战,仅仅在基辅一地,苏军就有数十万人被俘虏,重兵集团遭到严重打击,而德军则乘胜占领了乌克兰的大部分。
1943年后,苏联开始反攻乌克兰,并组建了乌克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方面军,四个乌克兰方面军有上百万人兵力,其攻入乌克兰后,大量没被德军杀死的乌克兰青壮年参军。
随着二战的胜利,苏联在西方向获得了战略的全胜,不仅全部收复了乌克兰等地,更是将波兰、东德等收入囊中,整个欧洲已有半壁江山成为了苏联的天下。
二战后,苏联得到了最佳的战略环境,其在陆地上已经没了敌手,而拥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也为苏联提供了大量可供发展的资源。
乌克兰作为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其定位是苏联的粮仓和重要的重工业(尤其是军工行业)生产基地。
斯大林时代,对乌克兰的控制和压迫相对较多,但到了赫鲁晓夫时期,他本人曾在乌克兰长期工作战斗过,对这里比较熟悉。乌克兰的工业和农业在赫鲁晓夫主政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而且赫鲁晓夫还拍板了一件影响至今的大事:1954年,为了纪念300年前的俄乌合合并条约,将原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
在当时苏联大家庭的背景下,这倒也没什么,无非是左手螣到了右手而已,可谁也没想到后来苏联倒了,俄乌分家这当子事儿。
赫鲁晓夫之后,上台的是勃列日涅夫,他本人就是乌克兰人,乌克兰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粮仓地位更加巩固,而且成为了苏联极为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和军队驻屯地。
勃列日涅夫去世时已经是1982年了,此后苏联经历了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两个短命领导人的统治,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不久,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发生了事故,苏联当局在处置事件时采取了隐瞒态度,使得乌克兰人受到巨大的伤害。戈尔巴乔夫后来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当然了,其实我们都知道戈尔巴乔夫才是苏联的掘墓人,在他领导下苏联没能解决国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反倒是走向了分裂。
1991年乌克兰从苏联的倒下的废墟中走来,成立了共和国,这就是如今的乌克兰。而俄罗斯也成立了联邦国家,成为了与乌克兰同等地位的国家。
独立之初的乌克兰其实家底是很厚的,仅仅是军工行业就占到了原苏联潜力的30%左右,
如果能整合好社会组织,利用好这些现有资源,那么乌克兰必将也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当然了乌克兰人也普遍认为自己肯定比苏联时期过得更好。
然而在西方国家的“热心帮助”和本国利益寡头集团的双重操作下,乌克兰最引以为豪的军工行业被挥刀自宫,重工业和农业都陷入混乱,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下降。
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危机,乌克兰东西部之间本来就对立的情绪越来越激化,反映到政治层面就是东部亲俄,西部亲西方,而在政权方面乌克兰也有亲俄派和亲西方派。
亲俄派以东部地区为基础,立场是背靠俄罗斯获得发展的机会;亲西方派则希望加入欧盟和北约,来获得安全与发展的保证。
2004年,尤先科担任乌克兰总统后严格执行了亲欧远俄的政策,使得乌克兰与俄罗斯越来越对立。这种情况到2010年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上台后才有所缓解,亚努科维奇主张不应过分刺激俄罗斯。
2013年底,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操作下,乌克兰民间掀起了反对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的热潮,第二年反对游行演变为了暴力冲突,亚努科维奇政府倒台,乌克兰进入了波罗申科时代。
波罗申科是乌克兰著名的巧克力大王,其身家有数十亿美元。他是彻底的亲欧反俄派,其上台后与俄罗斯的关系急剧恶化,而且对国内的反对势力进行了铁腕镇压。
乌克兰东部本来就是传统亲俄区,借此机会迅速成立了自治政府,而俄罗斯为了降低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后对本国战略环境产生极恶劣的影响,选择了激进的干涉政策。
一方面强势支援东部乌克兰,另一方面直接出兵拿下了克里米亚,克里米亚以前就是俄罗斯领土,而且90%以上居民都是俄罗斯族人,对于并入俄罗斯也是早已求之不得的。
俄罗斯的强势介入的程度是乌克兰当权者没有预料到的,而乌克兰更没想到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给其强有力的支持,于是眼看着本国政府军在前线溃败,东乌克兰和克里米亚被肢解。
事到如今,乌克兰和俄罗斯短期内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因为这一方向涉及到了俄罗斯的根本利益,因此其是绝不会后退一步的,甚至不惜一战。
而乌克兰的话本来试图以刺激俄罗斯来拿到投入西方怀抱的投名状,但西方并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他们只是利用乌克兰来给俄罗斯放血,却不会真的将其纳入北约而引发俄罗斯的拼死反击。
所以到现在这个局面,对俄乌两国而言其实是双输的,西方是坐山观熊斗的姿态,因为乌克兰的死活他们其实并不在乎,历史上如此,今天也同样如此,他们关注的只是那头大熊还有多少力气。
而对俄罗斯来说,本来乌克兰是自己西方向的战略屏障,然而如今这个屏障已经丧失,其不得不亲自下场直面西方势力,因此看似俄的举动很刚,但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俄乌边境几百公里就是莫斯科了,自沙俄时代以来,像如今这样差的战略态势对俄罗斯来说还真的不多。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未来该是如何?真的不好预料了,不过还是希望乌克兰能看明白点,西方不是自己的保命符,俄罗斯却能要了自己的命。在对国际形势有所判断的前提下,关键还是得靠自己,消除了国内的隔阂团结一致,才是民族和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本文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作者席亚洲,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