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月29日电(记者 杨玉华 张紫赟) 在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留守儿童之家内,一群7至12岁的孩子们正围在一个四方桌子前,挤在一起看课外书,屋里坐不下,有的干脆捧着书坐在门外地上看,几个男孩子从屋里抱出一个足球,走向门外的狭窄小路上。寒假来临,这些长年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们将会迎来怎样的寒假生活?又有哪些苦恼和期盼呢?

  “希望有人教我做寒假作业”

村里人告诉记者,这所留守儿童之家是由退伍军人刘磊于2005年自筹资金建立,义务为孩子们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和关爱,可以看书、画画、踢球等,是孩子们寒假生活中的“乐园”。

记者采访时,说起寒假作业,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你推我、我推你,没人愿意说话。

黑黑瘦瘦的刘冻平是毛尖山乡上舍小学四年级的“孩子王”,调皮捣蛋、不写作业,被孩子们推到前面的她低着头、咬着嘴唇,没有了之前上蹿下跳的活泼,“不是不想写!开始就一点点不会,但爷爷奶奶不识字,我走很远去问同学,走到天黑才能到,后来害怕就不去了。写不完回校被批评,听不懂的课越来越多,现在都不会写。”

刘磊告诉记者,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老人生活,家里冷清,孩子们平时都玩到天黑再回去。

写作业没处请教,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及动力削弱,但他们却渴望获得认可。采访中,刘冻平小声说了一句:“希望爸妈今年能回来过年,有人能教我写寒假作业,我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希望有人和我说说心里话”

走访中,留守女童普遍表现害羞与敏感,和陌生人说话时不愿意抬头。

“遇到不开心的事就放在心里。”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11岁的储欣雨说起自己的生活,低着头、咬着嘴唇,不停地揪自己的裤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说了他们会担心。有好多心里话想跟爸妈讲,比如同学说我胖丑,我不知道怎么办。可这些话,电话里不知怎么开口。”

由于话费高,这些孩子平均三天和父母通次电话,有的则两周,而每次父母就问学习和爷爷奶奶的身体。即使是假期回来,也是匆匆忙忙,孩子们的“心事”只能在幼小的心里越埋越深,找个人说说心里话,成了“奢侈”的心愿。

  “希望走出村子,去动物园看看”

“春节加班费高,这里三分之一孩子的父母过年都不回来。”刘磊告诉记者,孩子们一般在暑假的时候才能见到父母,平时连县城、甚至村子都没出过。

所以,说起自己的“黄山游记”,上舍小学四年级朱斌的声音不由得大了许多,小脸蛋因为激动变得红扑扑,“去年暑假,爸妈打工回来,带我去黄山了呢,山高得有天那么高。有迎客松、猴子观海,我还见到了外国人。”

虽然爸妈走后,朱斌已经大半年没有出过村子,可这段经历,让他成为小伙伴眼中的“大人物”。从没去过动物园的刘槺就是朱斌的“小粉丝”,当被问及寒假是否想去黄山时,他和其他孩子瞪大了眼睛,“没想过,就想爸妈赶快回来,带我去村子外,最好能去动物园看看。”

“留守儿童之家虽然给孩子们带来不少快乐,但也遇到些难题:一个是安全教育,冬天防火、夏天防溺水;另一个就是孩子心理遇到问题时,像我们知识水平也不高,希望社会上能多关心这些孩子。”刘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