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环球网消息:在印度媒体的眼中,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竞争”似乎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印度《经济时报》2月3日报道称,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竞争领域”已经不再限于如今的经济增长,还有高等教育。只不过,印度在高等教育领域是“输家”。

环球网引述《经济时报》报道,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指标,当一个国家的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时,该国往往会在未来十年迎来经济的迅猛增长。韩国和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及80年代末相继印证了这一观点。

报道称,中国将很快为其年度2500亿美元的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自2000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增加了一倍,入学人数则增长数倍之多,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扩充。为此,中国26%的大学适龄人口得以进入高等院校,而印度的这一比例为18%。不过早在1990年和2000年,印度的高等院校入学率高高于中国,直到中国决定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这一现象方才发生改变。

《经济时报》认为,在高等教育入学人数方面,印度的IT和理工类院校有误导外界之嫌,尽管这两类院校能够提供顶尖的教育,但实际上进入这两类院校求学的印度学生只占印度人口的极小一部分。而在这方面,中国无论质量和数量都不输于印度。

更令这家印度媒体感慨的是,印度并无多少措施追赶中国,因为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的“十二五(2012-2017)计划”“缺乏远见而且含糊不清”。《经济时报》评论说,中国执行的是雄心勃勃的教育计划,而印度的计划不仅让人无法奢望,而且还无法执行下去。

《经济时报》就此举例说,早在1995年,印度政府就向国会提出一项允许外国大学进驻印度的议案。后来,1995年的这项议案修整为“外国教育提供人议案”。但在20年之后,这项议案仍然“陷在”国会未能通过。

报道认为,尽管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应被过分夸大,但印度高等教育遇到阻碍却是不争的事实,印度亟需对投入不足以及高成本等对印度高等教育构成严重打击的障碍进行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