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8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袁汝婷 丁静 傅勇涛)暑期临近,动辄三五万元的暑期出国夏令营异常火爆,这些以开眼界、见世面、方便出国留学等为噱头的暑期游学,是否货真价实?7日,韩亚航空公司一架飞机在美国旧金山失事,70名参加暑期游学的中国师生中两人遇难引发关注,让“游学热”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今年暑假,学生出国夏令营呈现井喷态势。湖南一家旅行社刘经理介绍,旅行社接待的游学业务,“年年都在大幅增长”。长沙麓山国际实验中学学生家长曹女士说,每年暑假,学校和旅行社、留学机构等合作办“国际夏令营”,报名很火爆。

记者了解到,国际游学项目一般安排2到3周,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内容往往是短期课堂教学与游览观光相结合。不少游览项目中加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引人注目,而且价格也不菲,例如赴美国15日夏令营,大多售价在4万至8万元。

在一些专业游学机构的官方网站上,暑期出国夏令营的线路被划分为美加线路、英欧线路、澳洲线路和亚洲线路四部分。线路种类繁多,仅美国线路就有16条。其中,不乏“顶尖名校”、“青年华盛顿”、“梦幻六国”、“商业精英”等夺人眼球的关键词。

然而,不少参与游学的学生和家长屡屡投诉活动“过度包装”、“货不对板”。号称“与国际学生一同上课”,事实上,夏令营多在暑假,学校早已人去楼空;所谓“名校教学体验”,往往是浮光掠影式的校园游览;甚至,还有不少机构设置了隐形消费陷阱……

据记者了解,家长送孩子海外游学,大多出于两种心态:一是“增长见识”;二是图“留学预考察”或“海外修学经历”。针对家长的心理,游学举办机构纷纷打出“国外大学招生秘闻”“颁发游学证书”等广告。

那么,“游学证书”对日后申请国外大学等有没有帮助呢?北京市某知名民办高中学生萧萧说,收到了联合国青年大会的证书和参观世界银行的证书。“证书像奖状一样,是游学组织者自己打印的,盖的是游学组织机构负责人的章,很失望。”

此外,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学校、中介和接待方层层转包、责任界定模糊;中介机构资质存疑;名校体验沦为“到此一游”……种种游学市场乱象值得警惕。“中介结构利用旅行社、商会、学校等招来‘生源’,返还高达10%以上的‘利润’,已经是业内‘潜规则’。”一位北京市留学中介机构的市场经理说。

一边是充满好奇的孩子和望子成龙的家长,另一边是日趋泛滥的游学机构和乱象丛生的游学市场,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选择?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张辉认为,应该由旅游和教育部门协同制定一套规范修学旅游的质量标准。用标准筛选国内组团社,对海外地接社可以统一指定,并定期进行资格审查。

相关专家提醒,选择出国夏令营,应全面考虑机构是否具有权威资质、行业信誉口碑是否过硬、行程内容是否有较高安全风险、往返交通是否便利、是否需要多次中转等因素。另外,一定要为孩子投保旅游意外、疾病医疗等相关保险。

(原文标题:“只游不学”,海外游学“水”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