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幕落下,“招录大战”烽烟再起。然而,据《京华时报》《北京晚报》等媒体报道,今年香港大学共收到大陆学生入学申请1.2万份,录取303人,其中包括16位省级高考状元。

越来越多的“尖子生”选择“用脚投票”,让人们在慨叹之余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大学到底怎么了?

北大老校长蔡元培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也曾说:“大学之谓,非大楼也,乃大师也”。然而毋庸讳言,近年来,内地高校校园越来越宽敞,楼房越来越气派,但“求道”之风却不断失落,屡禁不止的学术腐败便是佐证。同时,高校中几乎无处不在的行政力量,如一道道看不见的“墙”。课题立项、招生计划甚至培养方案等,均需盖上一个个公章。在行政力量干预下,一些学者即使渴望有所作为,也必须学会收敛,学会“听话”,否则不仅学术梦想难以实现,就连自身升迁也难免受阻。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高校学风的失落,使青年学子相互攀比的越来越多,潜心读书的越来越少;敷衍浮夸的越来越多,脚踏实地的越来越少。我们在痛心之余不禁困惑:若干年后,当如今的青年学子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吗?

近几年,内地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年下降,已开始“倒逼”高校将办学重点从规模转向质量。这对内地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而言,是危机更是生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羡慕香港大学在“招生大战”(新华网西宁7月15日电 记者庞书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