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未婚,学业上一帆风顺的她,到了博士后阶段终于开始认真考虑婚姻之事,而身边的同学、朋友、师长、家人……都在为她的“相亲”而忙碌。

7月10日下午6点整,马晓玲(化名)准时到达相约地点。

“让你久等了。”她微笑着向记者打着招呼,“5点多的时候,突然导师找我有事。”

马晓玲是一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她提及的导师是从马晓玲考上硕士研究生起,就一直担任其导师的一位女教授,待马晓玲如同亲人。

“她今天又对我说,不要把这个问题看得太复杂,就像做实验一样,只要好好做就一定能成功。“马晓玲笑着说。

女教授所说的“问题”,指的是马晓玲的婚姻问题。

今年30岁的马晓玲,依然未婚,眼瞅着已经步入“剩女”行列,师长、亲戚、朋友们都为她着急,并积极为其物色“对象”。

相亲进行曲

马晓玲来自河北一个小乡村,20多年的学习生涯一直比较顺畅,学业优异。

但在情感问题上,马晓玲显然没有“高悟性”。

“本科时从来没有考虑过找对象的事,硕士研究生时开始考虑了,但也没上心。”马晓玲说,“考到博士以后,家里人都着急起来了,在朋友的介绍与安排下,我开始进行一些相亲。”

今年以来,马晓玲已经相过三次亲。“有的人现在还保持着联系,大家也需要相互考虑、相互选择。”

实际上,马晓玲迄今为止最“深刻”的一次感情经历发生在去年,而双方就是“相亲”认识的。

“我们在去年10月份认识,彼此感觉不错,他在东北一家国企上班,当时有项目在北京。”马晓玲回忆说,“相互很真诚,都奔着结婚的目标来。”

相处一段时间后,马晓玲发现对方常常“体贴”过了头。“他对我太好了,什么都帮我打理好,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使得我一点主见都不能有。北方男人都有些大男子主义,如果适度是不错的,但不能过了。”马晓玲理解不了。

两个月后,双方在一次深刻的谈话后,理智且友好地结束了这段感情。

总有朋友会善意提醒马晓玲,“你别再挑了”。

对此,马晓玲感到有些无辜,“其实我没有太大要求,我找男朋友不看专业,学历硕士以上即可,因为学历太低了,怕聊不来。”

与大多数女性一样,马晓玲对于未来男朋友最重视的方面也是“人品”。但她同时认为,“人品是没法通过语言问出来了,只能相处一段时间之后自己慢慢发觉。”

马晓玲还有一位导师,是一位外籍华裔男教授。在他看来,马晓玲就是一个典型的“理工女”,缺乏女性气质。他曾委婉地劝导马晓玲,“别总是短发、裤子,换换长发、穿点裙子,能增加自己的女性魅力。”

不过,马晓玲并不打算留长发、穿裙子,“我换了三四个理发师,他们都认为我适合短发。”而对于经常在实验室里的她来说,“穿裙子”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有天穿了一条裙子,不知怎么就滴上了酸,那条裙子就报废了。”

虽然相亲仍然继续,但当下流行的红娘网站,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我有一个女博士同学,通过红娘网站找到了另一半,现在已经结婚。”马晓玲说,“据说成功的人还挺多的,这也许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最大的“工程”

坊间一直流传“女博士是灭绝师太、女博士后是东方不败”的调侃,马晓玲对此并非不了解,也并非没有顾虑。

“曾有相亲对象问过我,为什么选择读到这么高的学历,这个问题有些人会很理解,有些人不理解。”

在马晓玲看来,有一些专业没有必要读到太高的学历,“比如经济类、IT类的专业,读到硕士学历就可”。不过对于自己所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一专业,她认为,“只有选择读博士,因为只有读到博士以后才能把问题研究清楚。”

“比如说博士与博士也不同,有的专业的博士3年就可以毕业,而我们普遍都要延期到四五年才能毕业。”马晓玲读了4年博士。

到目前为止,她的生活一直都是“实验”。“实验室里有各种仪器能满足各种要求,我们在城区里还有不少实验田。”

现在,马晓玲正在忙着一篇将代表她4年研究成果的文章。“这篇文章我已经忙了4年,到现在还没发。”

实际上,博士阶段,马晓玲主要的课题是水稻方面的,她曾经参加过国家资助的项目。“我们有一个课题是这个项目来支持的。我们是基础研究,把某一方面的基理研究清楚,并不能对现象完全解释清楚。”

明年,马晓玲应该就能出站(博士后站),对于出站后的打算,她认为自己“会去研究所或者高校,前者可能性更大”。

当然,眼前最重大的“工程”仍然是“个人问题”,“我的生活圈子比较简单,我希望我的另一半的工作、生活圈子也不要太复杂。”马晓玲说。

作者:民主与法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