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7月30日电(记者赵阳)就业率固然重要,但高校专业的“生死”不能由注水的就业率来决定,就业率不高并不全是专业教育的责任,也不是衡量专业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硬性挂钩使不得。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黄永康说,一方面是高校大众化教育的宏观背景,我国高校于1999年开始正式推行扩招政策,此后毕业生数量增速逐年加快,至今年达到669万成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大学生毕业后不再由国家负责分配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就业。黄永康认为,这样的现状必然引发招生计划性与就业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由就业市场来决定高校专业设置或取消一度引发业内人士热议。“市场不是万能的,不能简单地以就业率来决定专业的去留”,太原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袁群芳认为,高校专业设置与否应避免唯市场马首是瞻。哲学、数学、应用数学等边缘性、基础性学科的就业率自然难以匹敌法律、商务、管理等专业,但其社会价值不容小觑。

“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过程,人才培养不能被就业率左右。”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张育铭教授认为,高校相关专业被取消,必然导致师资流失,等经济复苏之时,人才断档,再想复兴专业恐怕要耗费大力。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专业存废不能搞就业率“一票否决”,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执行要避免走向教条主义的一刀切。社会全面发展才是提升就业率的关键,当务之急是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建立就业指导帮扶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