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新华网北京2月2日电 《决定》强调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正是立足于国家民族全局和亿万家庭福祉所提出的重要要求。

第一,从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全局来认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重大意义。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纷纷把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劳动力竞争力作为国家级战略,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自然成为衡量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国家现有及潜在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成为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

《决定》提出的重要要求,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发,对于重点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同课外运动锻炼的相互衔接,着力增进学校、家庭、社会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密切配合,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第二,我国已经具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必要条件和社会共识。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体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看,全国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遏制,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明显提升。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学生肥胖检出率有所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高校在校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有所下降,这与他们在18岁及以前的体育锻炼不能经常到位有着直接关系。有关调研也表明,有些地区的学校和社会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城乡、区域之间体育设施配备不平衡,学生体育课和锻炼活动难以保证。这些问题越来越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将制约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未来进程,正在引起全党全社会更加高度的重视,逐渐凝聚起强烈的教育改革动力。

按照《决定》的重要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等举措,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实效;健全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快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基本要求,持续提高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降低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推动学校和社会各界紧密协作,共同营造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形成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的长效机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