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2月28日电(记者庞书纬)近期,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西宁市的中小学也将于3月1日开学。记者在青海西宁采访发现,许多中小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寒假时间去哪儿了”的困惑。

对虎台小学二年级学生李菲(化名)而言,今年的寒假是她第一个没有作业的寒假,然而整个假期,她过得并不轻松。

早上7点起床,吃完早饭,8点由爸爸开车送去学钢琴;10点钟钢琴课结束,再由奶奶送到英语班学“少儿英语”。匆匆吃完午饭休息一会儿,下午2:30再由爸爸送到少年宫学国画,直到下午5点才由奶奶接回家。

“感觉天天都是学琴、学英语、学画画,寒假就这么过去了。早知道寒假是这样,还不如天天上学呢!”面对记者,小姑娘的嘴撅得老高。

对此李菲的母亲王丹丹也是一脸无奈:“孩子小的时候,我天天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可别人的孩子都学这学那,我女儿要是不学,很可能会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观察发现,与小学生以特长为主的“充电”不同,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中学生往往利用假期“恶补”文化课。尽管青海省教育厅在寒假开始时就发出通知,中小学除普通高中毕业年级外,不得以任何名目利用假期补课。然而上述措施却阻止不了学生、家长对家教和社会补习机构的依赖。

“不能找任课老师补课,就只能报补习班了,能补一点是一点吧!”西宁市民李建民告诉记者,他的女儿正在西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学习,初中与高中在学习、考试方式上的差异,让小姑娘难以适应,期末考试成绩比预期低了不少。

记者暗访西宁多家课外补习机构,发现许多教室中都有“加座”,有的甚至在不到20多平方米的所谓“教室”内,挤进了超过30名学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小学“补课禁令”发布之后,他们的生意反而更加红火。

与上述现象相反,对另外一些学生而言,寒假成为“游戏时间”甚至“刷屏时间”。西宁市第十二中学初一男生郭梦翔(化名),去年年底检查时,视力为左眼0.9,右眼0.8,然而一个寒假与“水果忍者”“打飞机”“亡灵杀手”等手机游戏为伴之后,他发现眼睛看物体开始出现模糊、重影,去医院检查,发现左眼视力下降为0.6,右眼视力下降为0.5。由于已经影响到看书写字,郭梦翔不得不配上了眼镜。

走访西宁多家眼镜店,记者发现开学前后是学生配镜的高峰期,经常有家长带着六七岁的孩子前来配眼镜。“原先还不太明显,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好多孩子短短一个假期度数就上升了,所以都忙着换眼镜。”大明眼镜古城台店店员李娟告诉记者。

开学将至,西宁市玉井巷小学五年级学生张萌翻看日记,觉得这个寒假颇为充实:春节前在小区老年活动室担任“志愿者”,尽管经常给爷爷奶奶“帮倒忙”,但十多天下来,老人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人小鬼大的“开心果”;春节期间与父母回了趟农村老家,整天与小伙伴们在田间打闹;回到西宁之后,他有好几天都“泡”在科技馆里,剩下的时间除了做作业,就是翻看新版《十万个为什么》。

“3月1号就要开学了,可是我还是喜欢假期。开学就好好学习,等待暑假吧。”言谈举止间,张萌已有了几分“小大人”的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