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讯 据美国侨报记者徐一凡报道,说道两会议题,原凤凰网评论员、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薛海培表示,关心的中国议题太多,难以抉择。

关于侨务政策,身为“侨民证”倡导者的薛海培自然非常关注侨民证问题。他指出,这个问题解决,很多其他问题会迎刃而解。

薛海培说到,中国三年签证、五年签证、中国绿卡等诸多名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审批,可能会产生新的腐败契机。统一发放侨民证可以用统一标准进行管理,用大家认可的方式进行,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薛海培说,侨民证的好处很多。对于中国来说,可以增加人才的数量和多样性,以人口流通促进政治经济发展,同时侨民在扩大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也是最为可靠的群体。对于海外华侨来说,他们可以在祖国和居住过来回方便、与祖国有更多的感情沟通;尤为重要的是让下一代与祖籍国家有更密切的情感沟通,让他们在文化上是“华人”,“侨民证”给他们的是官方认可,意义重大。

他表示,希望中国政府看到海外华人不断增加的呼声,能够尽快发放侨民证,让这个项目尽快启动。薛海培给出的一个比较实际的时间表是,未来2,3年内在概念、研究、数据统计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海外展开试点,以期争取5-8年内解决侨民证的问题,使得侨民证变成日常行政发放的常规性证件。

关于具体政策,薛海培说当然由中国政府决定。他给出了印度的例子作为参考:移居海外四代以内,50%以上血统的“印侨”颁发“侨民证”。

此外,薛海培还表示如果一定要选,法制、环保、教育是最希望中国本届政府关注的议题。

薛海培认为,法制是40年来的改革开放相对落后的区域;没有法制的国家永远不会现代化,无法赢得世界尊重。好的方面是,40年改革开放为切实搞好法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去年十八大的《决定》表明,新领导人有决心有所作为。希望新一届的领导人大刀阔斧地展开中国的法制建设,切实做到依法办事。

环保方面,十八大的文件里提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频频暴露的雾霾、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政府和民众都意识到环境恶化的严重性,这个问题关乎长远利益,不能再拖。希望人大,政协好好利用这八个字,做一些切实的事。薛海培提出两个具体的问题:一是活熊取胆制药。熊胆的所谓的疗效在医学上证明并不明显,而且完全可以被其他药材替代;“活熊取胆”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污点,是个完全没有必要存在的残忍行业,甚至让海外华人都抬不起头来;应当及时、彻底地予以取缔。二是关于怒江的水利建设。中国的江河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怒江是最后的净土;希望能够让怒江这条上了联合国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风景绝美、少数民族资源丰富的河流能够自由流淌。总之,在环保方面,薛海培希望中国政府可以赋予环保部门切实的权力,同时将环保作为官员升迁任职的“硬指标”。“前四十年GDP是指标,后四十年应当补偿环境,把环保作为硬指标。”薛海培说。

薛海培提出的第三个方面是教育。他指出,现代化的中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有更有能力的公民促进中国的全面发展。在海外,中国青年一代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非常清晰,需要中国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全面系统地落实德育。现在中国的教育有着“一头硬一头软”现象,硬的是考试,软的是德育。改革开放已经两代人,德育始终不够到位。薛海培提出的建议是,德育教育能够细化到日常行为上,一方面与时俱进地增加环保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虽然近年来这方面进步斐然,但依然不足。另一方面要采取“行为引导”的方法,避免书本内容过多,而应该让德育的规定日常化、细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