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网友因“天才少年”李云龙在《最强大脑》中的崩溃大哭深感揪心,尽管“峰回路转”最终赢得了比赛,却被认为是心理脆弱“输不起”,其父亲“蛋叔”李勇的高压教育更是遭到诸多网友质疑。

时下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很多人的童年情怀,试问我们的天才少年,你色彩斑斓的童年去哪儿了?是消失在了每天放学回家2小时高强度训练的疲惫里,还是节假日到处学艺、参加比赛的奔波里?还是7岁开始接触魔方,8岁拿下WCA(世界魔方组织)儿童组世界冠军的光环里?

“这辈子最大的梦想,是希望儿子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为此他愿意倾其所有,儿子的梦想跟自己是一样的。”爸爸李的一番话,无不展露出望子成龙的决心,但所传递出给予孩子的巨大压力不觉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客观地说,李勇高压式的教育方式称得上是把“双刃剑”,它成就了李云龙的天才,但也让孩子失去了宝贵的童年。这样的结果,究竟有怎样的价值?回想李云龙的失声痛哭,是比赛现场紧张失误的后悔?是内心压抑许久最终释放的苦楚?是惧怕斥责忍受不了挫折的恐惧?……天才少年的眼泪,不正是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虎爸式”教育对孩子内心的伤害?

童年,只有一次,不可再生,不可逆转。在孩子本应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纪里,却被绑上了严酷训练、奔赴赛场、实现父母梦想的“战车”。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和本真,他们哪里快乐得起来?据美国教育学家曾对300多个美国华裔家庭长达10年的研究,其结果显示:和“支持型”父母的孩子相比,“虎儿”们的成绩低于前者。而与家人关系的疏远也造成“虎儿”们情感问题更多,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他们或许有获得高分的“最强大脑”,但很可能缺少获得幸福的“最强内心”。可见,“虎爸式教育”并非一定成就出“虎儿”。

鲁迅生前立下遗嘱:“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又说:“后起的人物一定优于前人,决不能用同一种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需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是命令者。”所以,为人父母者,有富有穷,有志向平庸,亦有远大抱负之人,盼望孩子成龙成凤的理想本无可厚非,但过度给孩子带上“唯有成功才是人生”的紧箍咒,却是把孩子悄然生息间驶往脆弱的心灵悬崖边了。

老子有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无为而治”的追求说的不是不作为,而是事事不妄为。同样,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应该不妄为,对孩子的生命诉求不要动辄横加阻拦,要给孩子拥有真正自由的发展空间,不仅帮助孩子尽力打造“最强大脑”,更要帮助孩子拥有自信、健康的心灵,最终成长为心灵快乐、内心强大的人,这才是交付给孩子们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