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4月2日电(记者方问禹、倪元锦)天津市一家自闭症研究服务机构日前向社会发起公益倡议,希望普通小学提供一节课的时间、一个教室的空间、一个班的同学,让“星星的孩子”来到学生中间,一起上课,一起交友,一起感受小学生活。

有这样一群孩子,漂亮、纯净却又像星星一样遥远,这些“星星的孩子”患有“自闭症”,一种国际医学界至今无法破解的病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患者3岁前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沟通障碍,行为、兴趣及活动有限且重复等特征,已排在儿童精神障碍首位。

联合国大会于2007年确定每年4月2日为“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干预、合理治疗、平等发展”。自闭症孩童本该和大多数儿童同等享受教育机会,却被一所所学校挡在门外。

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能够顺利升入普通小学,2004年,天津市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与河西八幼共同开创“自闭症儿童随班融合”教育模式,至今已10年。大批毕业孩子都能升入到普通小学,但仍有些孩子因适应问题被学校婉拒门外,或进入特教等学校,或只能在家养护。

“如何能够让这些孩子更好、更适应地升入普通小学”成为宜童创始人张原平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2011年,全体宜童人研究探索出帮助自闭症儿童逐步适应陌生群体与环境的“三阶段融合模式”。

首先通过“一对一”个案辅导解决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语言、行为、情绪等问题,然后升入全日小组训练阶段,按照“一比三”接受小集体训练,最后由专业辅导教师陪伴孩子进入到“随班融合”第三阶教育阶段,辅导教师引导儿童逐步适应幼儿园群体生活。

经过3年多实践探索,今年天津宜童将迎来完整经历了宜童首创“三阶段融合训练”模式的第一批毕业孩童,来自河西八幼和河东十幼的12位小朋友。

据介绍,如今这些小朋友已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基本不需要专业教师的特别辅助,可具备独立听讲、回答问题、表达意愿、同伴交往等能力。

特教教师霍妍介绍,这些孩子已基本具备独立入学的条件,但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特征是“对环境刻板”,他们喜欢熟悉的环境,排斥陌生的环境,容易引起情绪变化。“而小学和幼儿园的上课模式、教学环境,又是截然不同的。”霍妍说。

为了让上述已顺利完成幼儿园阶段“随班融合”教学的适龄入学儿童适应未来普通小学的学习生活,在今年“国际自闭症日”之际,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向全社会普通小学发起倡议,请听“星星的孩子”心底呐喊——“我也想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