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独家约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网易教育讯 今天下午,2014年北京市“幼升小”、“小升初”政策终于尘埃落定。此前传说最多的“取消共建”真的成为入学政策中的一大变化。这意味着在今年的入学过程中将不再有“共建单位”。

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共建单位”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最初,由于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公办中小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寻求“共建单位”,即“共建单位”为公办学校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助,公办学校接收“共建单位”员工的子女入学。这种“共建”的方式,既满足了公办中小学发展的需要,又解决了企事业单位员工子女入学的问题。

实不相瞒,笔者当年就是“共建单位”办学模式的受益者。当年,笔者中考只考取了一所区重点中学。可是,开学之前却被父母告知,即将进入一所市重点中学读书。因为父母所在的单位是这所中学的“共建单位”。

然而,笔者就读的那所中学一点儿没有“重点”的样子。教室都是平房,还没有暖气,冬天只能生炉子。宿舍倒是有暖气,却是借用“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座寺庙,女生住在寺院大殿两侧的厢房,而男生只能住在寺院外围的配房。

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笔者眼瞅着学校里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宿舍楼拔地而起,而且笔者还有幸成为新教学楼、宿舍楼的第一批使用者。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共建单位”,这所市重点中学肯定不会如此迅速地旧貌换新颜,笔者或许也就不会顺利地考上大学。

笔者父母所在的单位比较“特殊”,地理位置偏僻,父亲又是上世纪60年代创建单位的“元老”。父母单位为很多像笔者一样学习成绩平平的职工子女创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或许是对笔者父辈“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一种补偿吧。

当然,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中国的经济还属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笔者父母所在的单位以及笔者所读的市重点中学,都属于比较有市场经济头脑的,知晓“价值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

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办学校也越来越市场化。按照市场经济的“二八法则”,80%的优质教育资源理应集中在20%的优质公办学校。同样,“共建单位”办学模式也越来越市场化,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公办学校“寻租”的资本。

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马太效应”,就是优质资源趋向优质者,从而使优者更优、劣者更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办学校也存在着相似的“马太效应”,拥有垄断资源的企事业单位与拥有优质资源的公办学校“共建”,形成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优质公办中小学,导致了基础教育的不公平。由此,也衍生出了所谓的“条子生”。

几年前,笔者的一位朋友,托关系将儿子送进了某所知名小学。但是,入学之前,朋友按照学校通知,到某单位缴纳3万元赞助费,并且还有正规的收据。其实,朋友的儿子就是以某单位“共建生”的名义进入了那所知名小学,而朋友的3万元赞助费也成为某单位用于“共建”的投入。至于最终“赞助费”的去向,朋友也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无论幼升小还是小升初,公办中小学一直遵照“就近划片入学”的原则。但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家长纷纷寻求多种途径帮助孩子选择优质的中小学校。在官本位、关系社会的现实中,那些优质中小学也是勉为其难了。那么,优质中小学校能够“名正言顺”招收“条子生”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共建单位”。

道理很简单,优质公办学校不可能毫无来由地招收非片区的适龄学生。但是,“共建单位”却提供了堂而皇之的借口。优质公办中小学校可以事先划定出有多少的“共建生”名额,那些无法拒绝的“条子生”就可以通过“共建单位”顺理成章地招收入学。

据说,每年通过“共建”渠道进入重点中小学的学生,大约占总招生名额的10%左右。实际上,这10%的“共建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共建单位”工作人员的子女,而是类似笔者朋友儿子那样的学生。可以说,“共建单位”替“共建”的优质中小学校背了不少“黑锅”。

今年,北京市取消了“共建”,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招生录取的公平性。但是,实现招生录取的公平性,归根结底在于国家真正成为基础教育的“共建者”,使得中国的基础教育真正实现公平投入、均衡发展。

依笔者个人观点,每一位学生及家长都应该有选择学校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是在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基础上的选择。政府有关部门首先必须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育的公平性,同时鼓励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那些有职工子女入学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不妨选择那些市场化、成长性的民办中小学校一起探索真正的“共建”办学模式。(作者:《北京晚报》人才周刊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