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线教平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针对来自贫困县,及县以下乡镇农村的高考考生推出了一项自主招生的特殊政策,即“英才计划”(选该计划的学生将在高考录取中享受降分录取)。当前与此类似的专门针对农村户籍的自主招生专项计划还有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中国人民大学的“圆梦计划”等。

近年来,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竞争不公平以及经济因素,农村子弟越来越难进入高校尤其是名校,“寒门难出贵子”现象不断加剧。有调查显示,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而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录取的农村新生也已不足三成。读书改变命运,是众多农村寒门子弟坚守的信条,但如今这一信念正受到很大的挑战与质疑,许多农村子弟甘愿放弃或被迫退出,其向上成才的通道越发窄小。

在此背景下,部分名校制定自主招生政策时都不约而同地向贫困、边远地区倾斜,无不凸显了对“不拘一格录人才”的渴求和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具体说来,与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相比,农村生源从接受教育伊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此番倾斜给了农村学生走进名校的机会,是国家有关部分对教育分配不均的一次自我纠正,其公平之义自然显而见之了。

事实上,对特定群体招收比例的倾斜性政策,在国际上不是没有先例。最为有名的是美国的平权运动,要求大学录取学生、公司招收或晋升雇员、政府招标时,应当照顾少数种族和女性,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结果是,黑人学生录入高校比例的提升。此外,旅美学者薛涌还曾谈到美国招生的一个细节:从哈佛、耶鲁,到弗吉尼亚大学这种一流的州立大学,都主动出击,投入资源到最穷、最弱势的阶层和地区,说服那些自己也不相信能上这种大学的穷学生申请……正如培根所言,“只有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

但是,我国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其最终目的在于探索出颇为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高校自主招生更是承载了挑选优异的“偏才怪才”的责任。可以说,招生政策的倾斜本无可厚非,但如何据此打好一套“组合拳”成为了此轮“攻坚战”中最重要的关口。有公众就对该倾斜性举措提出质疑,认为即使是名额上给予倾斜,但由于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差距,“这些考生终究会在考试过程中吃亏的”。

因此,组织自主招生的高校应深入研究笔试、面试环节如何提高农村考生测试的有效度,将城区与农村学生的考试内容与形式加以科学地区分,以便将农村考生中符合各高校自主招生要求的人才选拔出来,避免高校向农村倾斜成为一种照顾弱势群体的帮扶举措,重在扶持而忽略选拔之意了。此外,高校还应竭力为农村考生减轻经济负担,除免除招考费用外,并提供免费食宿并报销往返路费等。

总而言之,当前高校推出的向农村倾斜的举措还有诸多完善之处,也很难在短期内使农村学生进入名校的比例明显提升,但公平公正的教育目标亟需基础教育阶段承载起更多教育公平的内涵。长远看来,只有补上农村教育的短板,在软件和硬件上做足文章,方能终结“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