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高考,今又高考。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已是第38回了。年复一年的延续,“高考”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无论是谁,都能对这两个字侃侃而谈,滔滔不绝。

不过,普通人对高考的认识,与考生、家长、老师的理解自然不同;往届考生的印象,与应届学子的感受也未必一样。久而久之,坊间关于高考的误解也越来越多。记者特意梳理了几种最常见的误解,并请当事人和专家为你一一解说。

误解

状元学霸大多低能

高考状元们往往被视为“考试怪胎”,每到高考时节,就有许多调查称,很多状元进入大学后默默无闻,步入社会后频遭“职场危机”。状元难逃高分低能的怪圈,事实真是这样吗?

案例

学霸也会玩热心公益还创业

2012年湖北省文科状元吴戴维

我爱看美剧、纪录片、惊悚小说,爱玩航模、摄影、足球……你现在还觉得我是书呆子吗?进入北大后,身边都是状元,曾经的光环也褪去了,但我的生活、学习依旧忙碌且精彩。我参加了公益社团,暑假去德国交换。噢,对了!我还和同学搞了一个创业项目。

学习好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只能用于学习。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读书,但也不能看不起踏实读书的人,潜心静气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吧。

点评

如今的学霸综合素质也很高

华师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

尽管许多调查试图证明“高分低能”,但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简单地看,一个人能否成功,涉及到很多方面、很多因素。高分有低能者,低分也有高能人。有些高分者考入大学后不努力,学习掉下来了;也有一些人高考成绩不理想,但之后很努力后来居上。“高分低能”的观点过于草率和武断。

许多“状元”现在还很年轻,在自己的领域里,有些人还没达到一定的高度,有些已有所成,但还未被大家知晓。现在就对“状元”们的社会成就进行衡量,为时过早。其实如今的高分考生,大多都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