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大师课堂”邀请到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中方主席马蔚华先生作题为《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的精彩演讲。有近500人来到现场聆听演讲,并通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官方微信(微信号:CEIBS6688)进行了在线直播。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苏理达(Hellmut Schütte)教授和中欧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一同出席了该活动。

朱晓明院长在欢迎辞中说,中欧作为管理教育的引领者,肩负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潮流的责任。马行长曾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引领了奠定招商银行行业地位的三步两转。因此,马行长在中欧“大师课堂”中就金融创新问题发表的演讲值得大家期待。

在演讲中,马蔚华博士从招行的创新实践谈起,逐步展开话题。他谈到招行27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招行始终把创新作为成长的生命线,具体而言,招行的创新活动主要体现在战略、管理和文化等三个层面。

在招行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马蔚华博士的一个深刻体会是,创新只有紧跟市场需求,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需求,才能获得成功;而客户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而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往往引致客户需求的变化。因此,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创新需要与时俱进。就技术的发展变化而言,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蓬勃发展,人类正迈入一个网民24小时在线、信息全面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必然带来客户需求的变化,作为银行金融机构,无疑需要主动适应这样的变化及早采取创新应变的举措。

马蔚华博士认为银行业本身具有IT属性,信息技术之于银行业如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如今,商业银行履行支付中介、融资中介和财富管理中介的职能,离不开IT系统的支持。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尽管商业银行不断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促进自身的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迅猛发展仍对传统商业银行构成了诸多挑战。这既体现在对银行业务层面的直接影响,如对银行职能端的挑战、对银行负债端的挑战、对银行客户端的挑战和对银行盈利端的挑战,还体现在对银行商业模式与商业思维的深层次影响。

“但是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虽有冲突,但同时也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相互相成。他们之间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包括经营领域的合作和管理领域的合作。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加强管理方面的合作,可以提升管理的扁平化、柔性化和精细化水平。”马蔚华博士说。

马蔚华博士认为当互联网新时代的大幕揭开之际,传统银行应该做的,不是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而是理解新的规则,寻找新的伙伴,运用新的工具,将原有的业务做得更好。

马蔚华博士说道:“我相信,商业银行只要摄入更多的‘互联网基因’,学习借鉴互联网思维,从理念、体制、机制、流程、考核、产品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坚持不懈地开展创新,商业银行就不会终结,反而会借助互联网实现新生、实现蝶变。”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听众与马蔚华积极互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演讲结束后,朱晓明院长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台向马蔚华博士赠送“大师课堂”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