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期

经典语录

▶▶2007-2008年度,美国高中只有18.5%的学生在修读外语课。之后,因为金融海啸导致了美国财政的极度紧张,还有大量的外语课因为经费的原因被削减。

▶▶现在学汉语的总人数,每百人里也不到一个,并没有多少,哪儿来那么热呢?

本期编辑

王青

美国UCLA应用语言学博士

美国人一向对学习外语不是特别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兴趣。

2012年8月,美国《富比士》(Forbes)刊登一篇题为《美国外语赤字》(America's Foreign Language Deficit)的文章,引用美国教育部长2010年的感叹:会说一种外语的人,欧洲有53%,而美国只有18%。这少量的会说外语的,多数是移民家庭。一位著名社会学家打趣说,“美国是语言的公墓。”

最近出现的美国“汉语热”,激起了国人许多莫名地自豪感。但是,如果美国的教育,总体上根本就不重视外语,那么汉语再热,能热到什么程度去呢?

美国人并不热衷学外语

一般都知道美国的外语教育要求很低,这实际上也是美国教育界一直在痛心疾呼的一个问题。

要求低到什么程度呢?美国的高考(SAT)有三部分:Critical Reading(批判性阅读、通译“阅读”),Quantitive(量性分析,通译“数学”)和Writing(写作),并没有外语内容。

如果大学入学不要求,是不是中小学就可以不学了呢?美国对于义务教育的管理,权限在各州。对美国有所关注的读者自然不难演绎出一个逻辑结论,就是“因州而异”。那是自然的,美国的事情一到了各州的层面,是很难一刀切的。

那么,美国50个州里,会不会存在不做任何外语要求,学生就可以高中毕业、完成义务教育的情况呢?在如今的现代化社会里,在教育投入如此巨大、水平如此高的美国,不可能不学任何外语就能高中毕业吧?

但是,美国就是有30个州的义务教育没有外语要求!

这出自一个由各州外语教育负责人组成的全国性委员会(NCSSFL)在2008年组织的调查,最后修订于2010年3月,可以说是最新最权威的数据了,就算现在有变化,也不会太大。在要求外语的20个州里,新泽西、纽约和密歇根三个州的要求最为严格。因为相关的法律比较复杂,大致说这3个州是明确要求在小学里就要修读外语课的,而且最终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要求才可以拿到高中毕业证书。

而在世界经济文化重心移向环太平洋地区以后就一直处于美国教育聚光灯下的加州呢?我们不妨看一下它的具体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门外语课或是一门视觉或表演艺术课才能从高中毕业。”

看到了吗,外语所处的就是个浅尝辄止、了解感受一下、开拓学生视野的地位,还可以用艺术课去替代。有这样替代规定的州有9个,在有外语要求的州里基本上占了一半。而且,在一片提高外语要求的呼声中,这似乎还是一个趋势。比如佐治亚州就是从2012年开始允许学生用艺术课替代外语课要求的。马里兰州的要求更现代化,具体是2个学分的外语课,或2个学分的聋哑手语(ASL)课,或2个学分的(电脑)科技课,或是完成一项州里认可的职业或技术教育课程。

在公布的调查结果里,还有一家机构明确要求外语,那就是美国国防部教育局,这是一家非军事部门,统一管理美国本土和海外所有军事基地里的中小学教育。他们的要求是2年的外语。美国国防部对于外语的要求,一贯是受到我们专业内大为赞许的。

那么考试的要求呢?要求外语的州很多都明确规定可以用一个水平考试来完成外语要求,通过了考试,就达到毕业的外语要求了。这一点跟中国把外语考试设为门槛遴选学生的概念正好相反,美国的外语考试是帮助学生“脱离”外语要求的。

到了大学,还有外语要求吗?

那就更是“因校而异”了,不过一般像样的大学都会在前两年的基础教育(GE)阶段要求1年或2年外语课的。大学外语的语种选择一般也比较多,像我就读时期的UCLA,由我们应用语言学系主持教授的就有菲律宾、泰、马来、越南等好多亚太地区的小语种。

到了研究生阶段,分化就更厉害了,有些专业跟外语关系比较近,要求就会高一些,但是也有好些专业就不再要求了。我熟悉的语言学系、应用语言学系和东亚研究系等,要求就很高,要三年的外语学分。这3年可能是集中在一门,就是要学的深一些,也可能要求2门,就是要多了解一些的意思。这些学分要求可以从本科带上来,也可以通过水平考试通过,还有更人性化的,像我这样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可以用英语来顶,填一张表就完了。

不学外语的美国怎么会有汉语热

20多年前我刚开始美国留学生涯的时候,美国的外语明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遍教学外语”,指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占了全美国外语教学的90%,而且当年的法语还要超过西语。剩下的10%就归入了另一类,“非普遍教学外语”。而在非普遍教学的外语里,俄语和日语又占去了90%。这样算账,汉语就和再剩下的世界上所有其他语言一起,仅仅占有美国外语教学1%的份额。

小学初中基本不学,高中大约每5-6个人里才有一个学外语的,所有高中生大约又只有一半能进大学,还不是每所大学都有外语要求,这样美国在学外语的一共才多少人呢。在这不多的人群里,汉语又只能跟世界上其他的语言一起占1%的份额,所以当年要碰上一个学汉语的学生,真是难了。

美国学生汉语情书 语言直白超搞笑

汉语超过了俄语和日语是肯定的,目前在美国外语教学的份额占比大约在3%-5%之间,应该是稳稳的美国第四大外语了。不过,如果我们最简单地拿18.5% x 5%来计算,“热”了这么多年,现在学汉语的总人数,每百人里也不到一个,并没有多少,哪儿来那么热呢?

这个“汉语热”,不论是人们的直觉,还是统计数字上,都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从原来的跟天下好多语言一起占1%的份额,到了如今单独占到3%-5%,从比例上说,可能就是数十倍数百倍的增长,所有的报道就是抓住这个角度在做文章。学汉语的人数突飞猛进地增长是有的,可是也不过就是涨到每百人不到一个人在学,能有多大了不起呢?真按照华文媒体叫唤了20年的“汉语热”来看,美国学汉语的人还不得跟中国学英语的人一样多了?这就是一种“炼钢铁”、“放卫星”的宣传方式罢了。

就是这一百个人里在学汉语的这一个人还值得再去推敲呢!

学汉语的至少要有90%以上是华裔,这还不是汉语的特点,是全美国的特点。

大家都有点多语言多文化的背景,孩子大了产生“寻根”情结,回个头去学习父辈的语言文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发展到了近些年,在美国的中国移民和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汉语课堂上的华裔学生都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寻根”情结了,而是基本上变成了“拣便宜”情结。

因为中国家庭不但特别在乎在校成绩,而且对争取成绩的过程中能够占到的便宜还特别的沾沾自喜。学校的中文课、可以通过中文的水平考试达到外语要求、SAT II 里有汉语考目以及现在高中开始设置汉语的AP课程,这些都被华裔子弟和家庭视为了不需要付出劳动就能得到好成绩的“便宜”,以至于竟然能有高中才到美国的学生,在大学里修“零起点”的汉语课。

目前加州大学里的两所世界级学校,伯克利和UCLA,华裔学生在往半数上奔,两所学校修读汉语课的学生合计有一千好多,占了全美国大学生学汉语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其实学生基本上都是华裔,就是对这些传承外语学习者最好的一个写照。

看国外教育,反思本国教育

美国的教育体系如此忽略外语,源自它自身的本钱。英语成了“世界语”这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因素而已,美国最大的语言财富,在于它是一个移民国家,操着形形色色不同语言的人到处都是,像在洛杉矶,恨不得我所认识的人谁家里都还会另外一门非英语的语言的。这样多语言多文化的财富,是无论多少年学校教育的苦苦追求也无法达到的。

可反过来想,基于美国对于教育的科学和认真态度,基于其多语言多文化社会所积淀的对于第二语言及其习得现象的敏感性,他们这看似极端的外语教育政策,对于中国还是有若干很有价值的启示的。

给我们学外语的几点启示:

第一、外语是第二语言,不会像母语那样每个学习者都到达彼此接近的高水平的。我们从决策到各人各家的外语学习目标上,都应该放弃拿外语去跟汉语比、或是去跟美国孩子的英语比这样不切实际的做法。目标要现实,够用就行了。

第二、如同我总是在说的,外语应该等同于体美劳,就是用来提升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而已,大多数人基本了解一下就够了,专业的事情不妨留给少数专业的人才去做。

第三,中国要想普遍提高外语水平,应该彻底放弃外语考试。作为第二语言的一个特点,一些系统的偏误(error)会反复出现,甚至终身都掌握不了的。国内的考试多半都是在死抠这些系统上不能掌握的东西,拼的是死记硬背的短期记忆,对于外语的进步没有半点裨益。这就是我们几代人永远在背了考、考了忘的怪圈里打转的原因。像UCLA的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这样全美数一数二的语言学专业,才不过是要求若干年的外语课程(学分),那么全中国把个外语弄得像鬼门关一样人人都考,除了劳民伤财、浪费生命,还能有什么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