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频道综合讯 据南报网报道,《收获》杂志副编审、莫言诸多名篇的编辑、作家叶开,曾经以《对抗语文》一书引起关注。近日,他又推出了一套自编语文“教材”《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首印2万册已经卖断货,出版方凤凰联动和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在紧急加印。这套书从书名到内容都引起了热议——“好的语文书”到底是啥样?

内容:不讲授技巧提倡愉快阅读,非专业人士能否编教材?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目前出了两册,第一册(综合分册)分为“幻想”、“文学变形记”、“动物”、“人与事”四个部分,选入胡适、巴金、丰子恺、宫泽贤治等大师的名篇,叶开在每篇文章后面写了一段赏析解读的小文,或交代背景,或介绍情节,或延展阅读。第二册(当代小说分册)分为“学校”、“时代”、“人物”、“历史”、“少年”、“科幻”六个部分,选入王安忆、莫言、苏童等作家的优秀作品,每篇文章中都有精练点评,文后还特别设有“思考”和“延伸阅读”等板块。

不少读者认为这套书选题不拘一格、内容不删节、提倡愉快阅读,值得一读。北京的语文高级教师何郁称叶开“以一人之力,为死寂的语文教育撕开一个裂口”。叶开感动地说:“第一线的语文老师能如此宽容,那么多认识不认识的老师不断地推荐,都让我产生继续编写下去的莫大动力。”

而质疑者则提出,和现在的语文教材比,这套书“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延伸性很强,但并不讲授语文技巧。而且,有人觉得教材应该由专业人士编写,叶开的语文书能专业吗?“可以不客气地说,我比一般的语文教材编写人员要专业得多,更职业得多。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上既不专业、也不敬业,有各种低级错误。”叶开表示自己的阅读量非常大,再加上工作的原因,和自己对于女儿教育的实践,对于自己的语文书还是有自信的。“如果读者买账,鼓励我继续,我就再编写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分册。”

书名:原名《一个人的语文书》,改得太高调过犹不及?

“最好不最好,难道由你自己说了算吗?”有读者一上来就被“中国最好”的字样“吓倒”,提出质疑。

记者了解到,书名原为《一个人的语文书》,非常低调,交给出版方后,出于营销推广等目的,改成了高调的《这才是最好的语文书》。读者觉得“太狂妄”,叶开自己倒是认为“更加醒目,也更加有针对性”。

文化学者、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副教授王晓渔撰文对此表示遗憾,觉得这样的书名让人有过犹不及之感,“或许出版方出于市场考虑,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把好书活生生地做坏了。此前曾有《新语文读本》,宣传语称其为‘第一语文读本’、‘五四以来最好的人文启蒙读本’,同样是过犹不及。等到读者对这种夸张的标题和宣传产生感官疲劳,平实的书名和口碑会变得更为重要。”

呼吁:更多作家学者能来编写“语文书”

哪本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自编语文教材的不只叶开一个。

郑渊洁当年专门为儿子编写了十种童话形式的课本:法制篇《皮皮鲁和419宗罪》、创新和怀疑篇《脚踏实地目空一切的贝塔》、哲学篇《鲁西西和苏格拉底对话录》、性知识篇《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数理化篇《五角飞碟折腾数理化世界》等。这些自编教材并不能进入课堂,却在课外读物市场上获得一定的份额。

叶开说:“个人力量有限,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都加入到编写‘语文书’的行列里来,从而可以丰富中小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中小学这个‘学习的黄金时代’只能读到现行语文教材里那些课文;而要让他们尽早、尽快地知道,教材之外别有洞天;在课文之外,还有更多杰出的作品。”

作者:邢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