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讯 据美国侨报网编译报道,15年前,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希望将会说普通话的律师都派往位于中国的分公司,现在他们希望把这些人才留在美国。凯腾律师事务所(Katten Muchin Rosenman)合作人薛峰(Feng Xue,音译)如是说。

据《克瑞恩芝加哥商业》杂志(Crain’s Chicago Business)4日报道,薛先生2008年从欧华律师事务所(DLA Piper)离职,接管凯腾律师事务所位于芝加哥的中国业务。为了处理越来越多来自中国客户的业务,芝加哥第六大律师事务所——凯腾已雇佣了4名普通话律师。

芝加哥6所法学院毕业的中国学生为事务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入门级”律师,但资深的普通话高级律师可遇不可求。2015年,律师事务所计划再雇佣一名精通房地产法规的普通话律师,因为薛峰认为今年是繁忙的一年。

“我希望所有人能获益,甚至移民律师也是。”薛峰说。

事实上,凯腾律师事务所只是数家看见中国商机且积极准备的事务所之一。据纽约市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数据显示,中国对美投资从2007年的5.85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105亿美元。尽管相比其它州,伊利诺伊州获得中国投资并不算多,但2014年仍不低于33.5亿美元。单单中国联想公司(Lenovo)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Motorola Mobility)就花费29.1亿美元。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Baker & McKenzie)芝加哥分所的前任任事股东迈克尔•莫金(Michael Morkin)说,在保守的法律界就业市场,“中国业务是律师事务所少数几个积极储备人才的领域之一。”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芝加哥分所过去5年增加了7名汉语律师,目前分所的普通话律师达到12名。除此之外,每六个月或更长时间,事务所还会从其在中国的分所调用4名律师来美国,采用轮替制度。“每家来芝加哥的中国公司都需要一名律师。”莫金说。

盛德律师事务所(Sidley Austin)芝加哥分所是该市第二大律师事务所,共有10名律师会说普通话或粤语。该律师事务所在全美范围内雇佣了130名汉语律师,但这远远不够。该律师事务所主管亚太地区事务的任事合股人托马斯•阿尔布雷希特(Thomas Albrecht)认为,事务所服务客户的能力基于会说汉语的律师总数,而不是在某个特定分所的数量。

“我们在美国雇佣的普通话律师足以管理中国业务吗?我的答案是:没有,我们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人才。”阿尔布雷希特说。

目前的趋势已波及规模中等的律师事务所。托马斯•施蒂贝尔(Thomas Stiebel)是寰美律师事务所(Quarles & Brady)芝加哥分所的负责人之一。他表示,中国公司早前就开始对律师事务所进行试探,在2014年,他们已准备好签订委托书。

过去5年,寰美芝加哥分所雇佣了一名普通话律师和两名普通话专利代理人,不过不久这名律师和其中一名代理人跳槽到其它律师事务所。

大芝加哥地区华裔律师协会(Chines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主席、史密斯阿蒙律师事务所(SmithAmundsen)主管商业诉讼的合伙人盖瑞•赵(Gary Zhao,音译)表示,过去一年,众多律师事务所明显对雇佣普通话工作人员更感兴趣。华裔律师协会共有150名成员,大多数律师曾经是来自中国的法学留学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国际商法专业教授约翰•罗杰斯(John Rogers)曾是美国中西部美中协会(Midwest U.S.-China Association)主席。他说,语言技巧可以说是争取法律工作的第一步,但不是唯一一步。普通话工作者还需要处理除了语言之外的跨文化问题。(记者: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