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地震灾区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 充电比相聚更迫切

刘斌和家人合影

李静在返乡路上

正在北大上课的李旺成

进入七月中旬,高校陆续开始放暑假。对于去年入学的那批云南昭通地震灾区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踏入象牙塔后的第一个暑假。这个假期他们将如何度过?记者了解到,目前有的学生已经回到家中,见到了阔别一年的父母;有的刚刚踏上返乡的旅程,父母在远方,家在远方,但已经越来越近,仿佛能闻到家门口绿树青草的气息;还有的学生则选择了把思念埋在心底,留在北京学习充电,为梦想而努力。

病愈返乡涕泪满衣裳

7月3日记者在北京师范大学西门见到刘斌时,大病初愈的他有些虚胖,“没办法,医生给开了好多有激素的药,必须得吃,所以只能先胖着了。”说这话时他有些失落,但很快又高兴起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明天就要回家了,刚买的票。”

这是刘斌去年走出云南昭通镇雄县来到北师大后第一次回家。为了挣生活费,去年寒假他一个人在宿舍度过春节,除夕前只是和记者在学校西门外吃了一顿简单的“年夜饭”。前一段刘斌生了一场病,住院、手术,幸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7月2日下午考完试,刘斌回宿舍给家里打电话,母亲一句“其实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挺好的”让他顿时泪奔。回家,对刘斌来说并不容易,现在他每半个月还得去医院复查,往返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想了一夜,我还是决定回去,那里最温暖。”刘斌向同学借了一些钱,再添上自己平日做家教的收入,买到了7月4日下午回家的火车票。

7月5日晚上7点半,刘斌在贵州六盘水站下车,这里回家路最近,但仍需6个小时。父亲早已在车站外等候,没有煽情地拥抱,而是一把抢过了行李,扛在了自己瘦骨嶙峋的肩膀上。两人在街边买了几个烤土豆,草草下肚之后寻找回家的车辆,一夜颠簸后,6日凌晨2点20分,刘斌站在了家门口。正在家门口翘望的母亲递上了崭新的毛巾,“今天刚买的,赶紧擦把脸。”刘斌说自己当时转过了脸,因为泪水早已夺眶而出。

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刘斌刚吃完早饭不久。他说吃到了过去罕见的腊肉,问母亲才知道是去年杀猪后留下的,他们平时一直舍不得吃。母亲大清早还跑去集市上买了鸡蛋,“一块钱一个,说让我补补身子。”

因为要回京做出院后的复查,刘斌不能在家呆太久。这周末他又将离乡踏上返京的路途,汽车转火车,需要40多个小时。10天的“家乡暑期”在不少大学生眼里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于刘斌来说每分钟都弥足珍贵,尽管身体不好,他这几天也在努力帮着家里干活儿,“能帮一些是一些,这里是我的家。”

原标题:云南地震灾区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 充电比相聚迫切

帮学弟学妹走出大山

7月14日上午8点55分,Z53次列车从北京西站缓缓驶出。首都师范大学的李静坐在车厢里,思绪早已飞往2000多公里外的故乡——昭通永善县那个名叫椿坪的山村。

同刘斌一样,李静也是昨天下午在六盘水站下车——这个贵州的火车站几乎是所有在京昭通学生返乡中转的第一选择。可惜火车晚点,当她拎着行李走出车站时已经接近下午四点半。从火车站到李静的家还有430多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山路。李静找了一辆客车,辗转先赶往昭通。

昨晚8点记者拨通李静的电话时,她还在去昭通的公交车上。从学校出发已经超过40个小时,李静说话的声音明显带着疲惫。她说,奶奶生病正在住院,自己迫切想第一时间看到她,“每次放假回家奶奶总是用竹篮子提来满满一篮子老母鸡下的蛋,叮嘱妈妈给我们补补,每一次离家时,奶奶也总会塞点钱,嘱咐着在路上买瓶水,这次奶奶生病差点离开,心理特别难受……”李静有些哽咽。

去年,弟弟为了让姐姐上大学,主动放弃了高中,改读可以尽快工作养家糊口的职高。而一场鲁甸地震引发的塌方,差点让李静无法徒步走出大山去县城申请助学贷款。幸好如今一切都已经过去,李静也已经逐渐适应了在北京的大学生活。就在几天前,她和同学们从南六环附近的良乡校区搬回了在城区西三环附近的北校区,“又看到了繁华的首都大城市。”她笑道。

李静说,她特别想在一个晴朗的清晨和弟弟一起骑车在凹凸曲折的山路上狂奔,在那如黛的大山面前尽情狂呼,让山林和他们一起畅怀。她还想跟爸爸妈妈在黄昏时分去山间散散步,说服他们暂且放下手中的农活,去静静享受另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这个暑假,李静还报名加入了永善县城的一所辅导机构,去那里兼职当一位英语“小老师”。她想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们走出大山,去外面探索更加精彩的世界。

有梦想的人没有假期

不少大学生一放假就迫不及待地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旺成则选择了留下,在北京度过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当他拨通远在云南昭通昭阳区的父亲电话,告诉他这个决定时,电话那头的父亲沉默了几秒钟,然后以满不在乎的语气说:“不回来就不回来,照顾好自己就行”。

“我想说,自从去年一个人带着行李来报到时,我就把心留在了北京,但人要留下,就必须付出努力,分秒必争。”李旺成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他通过了转专业考试,转到了文学院,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为此,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学《四书集注》和《理想国》。进入新专业,他必须在假期补上之前落下的课程。

整个暑假都已经被李旺成安排得满满当当。这几天在白天联系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报名参加了北大通识教育课程,每天都沐浴在燕园的知识海洋里,“今天早晨还去未名湖边读海德格尔的《路标》了。”李旺成说,除此之外,他还将参加人大自己的国际小学期课程,“是全英文授课,非常有挑战,但我想尝试一下,我对自己有信心。”他说。除了学习充电,李旺成还给自己安排了不少社会实践。他参加了人大自强社的绿色通道志愿活动,还会去一家辅导机构做兼职教师,辅导孩子们的学习。(记者 张航 文并图)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