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早地就戴上了厚厚的近视眼镜,看着他们眯起眼睛费劲地看人、看书的样子,真是让人心疼。很多孩子近视的原因,不是因为学习过于用功,也不是因为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而是对现代电子产品的迷恋。游戏机、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的出现和层出不穷,让很多孩子沉迷其中,由于缺少节制、过度用眼引发近视。有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在60%左右,个别地区高达80%。

儿童更易近视

人刚出生的时候,眼睛的眼轴比较短,而角膜的弯曲度比较大,这种生理结构使得孩子在六七岁以前,眼睛都是远视的状态,所以睫状肌长期处于不同幅度的收缩状态。在此期间,如果孩子眼睛常常超负荷工作,特别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将导致用眼疲劳,远视状态结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而且这种疲劳的积累极易让孩子发生近视。

近视按发病机理可分为假性近视、真性近视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性近视。假性近视由于眼球的睫状肌痉挛导致,是一种功能上的异常,若不及时防治,会形成真性近视。

 iPad、手机是伤眼元凶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变成了“小眼镜”呢?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阅读产品是主要的“罪魁”。它们对孩子眼睛造成伤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屏幕小、字体小,孩子看屏幕时,眼睛会与屏幕贴得很近,这就需要睫状肌高度收缩,增大调节幅度。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眼睛负责调节看远看近的肌肉——睫状肌力量较强。当过度看近物,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电脑及相关产品时,就会出现视力疲劳,进而影响眼部聚焦功能,诱发近视,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弱视或斜视。

玩画面跳跃的游戏,坐在颠簸的车上或行走时观看,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因为变动大的画面、不断闪烁的电子屏,使眼睛的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可导致痉挛,变成近视。

屏幕色调太亮、刺眼,会导致眼疲劳。这对视网膜也是一个非常强的刺激,易致视网膜与黄斑区的损伤及病变,随之出现视力下降和色觉敏感度降低,严重的会对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过于专注地盯着屏幕,使眨眼频率显著减少。正常情况下,眼睑瞬目次数为每分钟15至20次,但在看电脑、手机时,眨眼次数可减少到2至3次,导致泪水蒸发过多,泪膜破裂过快,眼睛表面得不到湿润、保护,久而久之眼干、眼涩,引发干眼症。

预防

尽管电子阅读产品有如此大危害,但在生活、学习中,已无法回避,该如何安全地使用呢?

每天累计别超1小时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指出,学龄前儿童看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1小时。眼睛与各种电子屏的距离一般为屏面对角线的5至7倍,屏面略低于眼高。保持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30分钟等也很重要。

眼睛离屏幕至少40厘米

同时将电子产品的亮度调节到感觉较舒适的程度。使用电子产品的距离也要控制,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40至60厘米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阅读距离,看电视时则最好距离3米以上。

户外运动是唯一有效的预防近视发生的方法。建议每天户外活动1至2小时。另外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营养要均衡,不要吃太多的零食,尤其是甜品和饮料。

配眼镜前先弄清真假近视

一旦发现视力下降,家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样重要,不能盲目地直接配眼镜。因为近视患儿在发病初期多是近距离用眼过度导致调节紧张、睫状肌痉挛的假性近视,在这一阶段,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异常,并不是眼球的前后径延长所致。这时视力下降的状况还是有可能逆转的,近视眼镜(凹透镜)导致入眼光线进一步发散,会因此引发眼睛的进一步调节,这样使本来就调节紧张的假性近视又加重了调节负担,于是促进了眼睛疲劳和近视度数发展,假性近视反而变成了真性近视。

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先进行散瞳验光,检出眼睛真实的屈光度数,合理配戴眼镜。如果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消失了,就说明孩子患的是假性近视,如果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减少,那么减少的那部分度数就是假性近视导致的度数。

有问有答

“学生用平板电脑”能防止眼疲劳吗?

问: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学生用平板电脑,有的宣传其可以防止视疲劳,防止近视的发生。很多学生家长都疑惑,到底是不是这样?

答:实际上这些电脑主要是通过对屏幕的尺寸、长宽比例、对比度、亮度、dpi、光源种类等进行了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使用者的用眼强度,降低眼疲劳。但其并没有消除造成视疲劳的根本因素,所以并非是安全、无害的。如果相信了它的宣传,忽视了它的危害性,不注意控制电子阅读产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反而会加速近视的发生。

http://edu.163.com/16/0905/10/C06O434900297VGM.html

作为教育行业内最受关注的年度颁奖盛典之一,以“教育的未来”为主题的2016年网易金翼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上旬在北京举行。届时,全球教育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共同聚焦“教育的未来”这一主题。欲知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敬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