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6日电 最近,海归变“海带”的新闻成为时下又一个集中吐槽的话题。美国侨报15日刊发评论称,留学是否仍是值得投资的“镀金”方式?这一价值疑问也成了民众始终解不开的心理疙瘩。其实,公众对海归价值的现实衡量,折射出中国社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

文章摘编如下:

费尽千辛万苦出国镀金,满怀赤子之心回国发光。长时间以来,在大多数人心中,海归就好像西行归来的玄奘,被塑造成取得真经的社会精英。然而,时代在变化,“出国=镀金”这一等式的两端都发生了变化。

中国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资金门槛越来越低;基础教育水平不逊西方,智力门槛更是不复存在;再加上,本土高等教育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鸿沟逐渐填平,这些变化都促使留学回归本来面目——仅是一种追求多元、丰富人生的教育选项,而非是一种代价高昂、义无反顾的成功筹码。

事实上,如今很多海归的留学观已趋于理性,但是“留学无用”的心里疙瘩却似乎一直解不开。每当有人关注到海归身份并没带来实质性的物质价值时,类似争辩就会甚嚣尘上,“出国镀金”这一过时观念又成了衡量投入产出的价值公式,困扰众多海归。

可以说,公众对海归价值的现实衡量,折射出中国社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此前,北大学子卖猪肉、农民工收入超过大学生等话题被炒作多年,所用标准跟如今评估海归价值如出一辙,就是钱。不可否认,钱是衡量成功的最直观标准,但把求学的目的局限在如何挣更多的钱,这种观念显然轻薄了教育的价值。

曾有海归感慨:出国的真正价值,是在于这一路上会有不一样的人、风景和感悟,开拓了眼界,丰富了思想,独立了自己。现代价值观才能从深远处对中国发生影响。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留学的价值都不是单纯用钱衡量的。归来时的物质目标越沉重,出发时的初心越容易被遗忘。不论身处中外哪种教育体系,简单地以“薪”定成败都是不妥的,人们都应尊重教育多元价值、长远价值,从而在对理想和目标的勇敢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

延伸阅读:关于出国留学的意义,网友是怎么说的呢?

@小格格nichole:很多人都会问我出国五年到底学到什么收获了什么 我告诉你们 最重要的不是英语不是文凭 对我而言 就两样东西:“一是一种把我放到任何国家任何我谁都不认识的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和一种名车豪宅已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而我认为 这两样足以让我受益终身。”

留学,给了大家一个这样的机会。你知道,有人自始至终不知道。你见到,有人终其一生见不到。

@走进新西兰_落叶知已秋:去欧洲留学前,都以为发达国家就一定是繁华的,到了欧洲才知道,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也都很落后,比起北京上海,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可就是如此,才懂得,发达国家中发达二字,并不是我们曾经认为的繁华,而是社会的体制与人民的精神,还有人民的创造力。

去日本留学前,认为日本人和中国人是天敌,只有真正到了日本才知道,把中国人当天敌的日本人少之又少,曾经以为中国是礼仪之邦,而到了日本,才发现,日本人才是继承了中国礼仪文化且发扬至今的国家。

新加坡,我们曾经一度的认为这个国家就相当是中国的一个分支,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新加坡是和中国建交最晚的国家之一。来到这里留学前,我们认为新加坡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可到了这里,我们才知道,一个国家只用了50年,从一个蛮荒之地,连水都没有,到现在的亚太金融经济中心,这中间发展的艰辛。

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留学之前,我们认为,老百姓们要不断的努力工作,才能让国家变得强大。因此发达国家的人民工作都是非常努力的。但是到了这面,我们才发现,这面的人工作都非常“不努力”,有些小慵懒,但是国家依然稳定发展,人民都非常快乐。一套健全成熟的社会福利及税收制度对于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注:部分内容来自中国新闻网,由网易教育频道整理。

http://edu.163.com/16/0905/10/C06O434900297VGM.html

作为教育行业内最受关注的年度颁奖盛典之一,以“教育的未来”为主题的2016年网易金翼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上旬在北京举行。届时,全球教育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共同聚焦“教育的未来”这一主题。欲知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敬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