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浅草寺中的一个情形。

寺中央是一道玻璃墙。墙内供奉着神像,金黄的色调,铺出庄严肃穆之感。墙外是人流,几乎个个手举手机相机,往来如织。

墙内,一个僧人从一侧缓缓走入,神态庄严而又安详,他走到正中,开始做一些我并看不懂的动作,仿佛是在礼佛。墙外,僧人的出现仿佛减慢了人们的移动速度,有些人看了几眼,转身离开,也有许多人驻足,举起相机拍摄录像,还有人弯下腰来,拜了几拜。

墙内的安宁平和与墙外的热闹仿佛不是一个世界。人们踏进寺庙,四处张望,遇到有趣有特色的就用手机一拍,再走向下一站。我抬头向墙内看去,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巨大的神像,不是虔诚的僧人,而是一片乌压压的手机相机。偌大的厅中,人们围在墙外,就像在其他观光景点一样,表现着同样的好奇和兴奋。而墙内的僧人,仍在静心礼佛。

寺庙,毕竟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吧,更别提墙上一隅禁止拍摄的标志。在静穆的寺中,我们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尊敬?

或许,起码在寺庙里,我们不应怀着观光的心态,走马观花式地看一遍,用好奇的眼光审视周遭的一切。我对日本寺庙宗教等一无所知,但仍愿伫立于墙前,怀着一份敬意看着那些我无法明白的东西。

寺门边,卖东西的小哥笑容礼貌又不失温暖。走出寺庙,几处房屋和塔飞扬的檐角遥相呼应,两个穿和服的女孩站在台阶下,轻声交谈着。

我站在门边,遥望铺满云朵的天空。

我想,我们最该放下的不是手中的手机相机,而是那种过客的心态。

观光观光,不仅要观,更要感。

旅游,不只是拍照吃饭逛景点扫货发朋友圈,更是在与另一种文化碰撞的过程中,看清自己。

感知熟悉的生活之外的人、事、景,在不断的对比和尝试中,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清楚自己的位置。

旅游,何尝不是给自己的生活照了一面镜子。体悟的越多,越能看到原本不曾被展现出来的东西。日本与中国不同的事物很多,但若只是把它们放在手机里,它们便还停留在日本。用心,不用眼,去发现差异,去感受冲击。大概,这才是旅游正确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