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金吉列留学成立之初,朱燕民偶然间被一则出国留学服务公司招聘广告吸引,经过与金吉列创始人张世杰博士的促膝长谈后,朱燕民决定加入金吉列,至今已过去了19年。他见证并参与了金吉列在中国留学市场从诞生、到爆发式增长、直至成为中国留学服务行业的标杆企业之一。现如今,做为金吉列留学董事长,年近60的朱燕民却说,人生目标才完成了五分之一。

留学是一种选择 并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对于留学价值,朱燕民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留学是人生的一个选择,但绝非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自费留学的20年,的确让我们每个人能看到了它带来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现阶段还不能用好坏来评判,毕竟很多人还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还在竞争当中。从事业上来讲,我相信这些人是优秀的、卓越的,我相信路遥知马力,但他们成不成功,做出多大的贡献,还需要统计。我希望,国家政策能给留学生带来更多利好,促使更多留学生回国发展。

“一个20年的行业在我看来还很年轻,给一个20岁的人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你说不是吗?!“朱燕民笑问。

朱燕民:选择可以模糊,但干事一定要执着

朱燕民的职业生涯已有三十多年,在谈及自己的职业规划时,他表示,自己是干一行爱一行。朱燕民认为自己对于选择比较模糊,但是干事很执着。比如说朱燕民大学选专业时就很模糊地选择了环境工程,后来也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工作来到了金吉列以后,虽然说已经干了二十个年头,但干事还是非常执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很难动摇他。

朱燕民的目标与张世杰博士高度一致,就是打造一个全球知名的教育产业集团。首先,不管是国内的需求还是国外的需求,都让大环境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其次,从资源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员工队伍、合作伙伴,还是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这些条件也都具备了。最后,从干劲的角度讲,现在这个阶段,朱燕民还像当初刚来公司的时候一样,依然干劲十足。朱燕民虽然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但是每天都会保持半个小时的运动。朱燕民说:“现在我还保持着每天做俯卧撑的习惯,有的时候也打打高尔夫,每天一定得坚持运动。电梯很少坐。”每天早起后和晚睡前都会跟老板通电话,交换工作意见。

时代在变 但商业的本质没变

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

朱燕民认为,对于企业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或者社会需求的变化,是拉动企业或者拉动发展的唯一动力。但企业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因为企业的本质还是创造社会价值。要创造社会价值,就要考虑工作效率,要考虑成本。不管分配机制怎么变,企业的本质没有变,就是说用管理模型、分授权体系、激励机制、营销手段这些本质的东西没有变,只不过是形式上有变化,比如互联网这种形式。另外,现在激励效率很高。股权激励也好,薪酬激励也好,效能型工资也好,效益性工资也好,对于某一个岗位,某一个阶段,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业务,你的激励方式也在调整,但本质没有变。

当然,大家对一个问题的认知有差距,这是非常正常的。方法论的东西本质没有变,但是方法是有差距的。

朱燕民认为,决策的过程也没有变,作为企业来讲,都是要事前充分民主,事后绝对独裁,这才有可能成事。如果前面没民主,大家一跺脚,用脚投票就走了;如果后面不独裁,这个事推不动。当然每个人的脾气秉性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年代代沟,这是认识的差距,时代的烙印打在这儿了。

创业家被淘汰 并非因为年龄

如今,很多创业者是90后甚至是95后,之前曾有一个95后创业者称现在创业是年轻人的天下,老一辈的创业家可能跟不上潮流了,应该被淘汰。

对于这种论调,朱燕民表示,“也认可,也不认可。”

他解释到,这些企业家被淘汰,不是因为年龄,是因为观念或者方法没有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

举个例子,褚时健原来是“红塔之王”,财政收入占云南的70%、80%以上,但是因为分配机制造成了他的心理不平衡,贪了一千多万,结果入狱十几年。他出来以后,做了“褚橙”,他还是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该做营销做营销,就算朋友的营销也是营销,加上橙子的品质很好,老爷子直接下到田地里去做,还是在满足需求的角度去做事的。从互联网角度看,他做的电商互联网,非常摩登,一点都不落伍。如果他不按照市场趋势办事,如果他不借助互联网的话,恐怕他想成功也很难,这是大趋势。

朱燕民也非常清楚地看到,“互联网的玩法肯定是年轻人熟悉。比如:你让我去分管互联网,我肯定管不了。比如说SEO、SEM,从逻辑关系我们会去分析,但是真正操作的时候我们操作不了,这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朱燕民同时指出,其实现在年轻人创业失败的也很多,大家光看到成功的,没看到失败的,而失败的原因,也是没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金吉列做互联网平台 不要传统板块的人介入

金吉列从2016年开始做互联网平台,基本上没让留学板块的人介入。

朱燕民介绍,这很正常,就跟之前金吉列做留学板块的时候,没让制衣板块的人进留学板块一样。因为金吉列最早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留学板块是知识密集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基本上没往知识密集型的这儿掺和。

因此,没让留学板块的人介入互联网平台,也是怕基因不对,要尽量让互联网平台从初期就让互联网基因强一些,这也是顺势潮流。

做真正的企业家 打造百年企业

金吉列企业集团董事长张世杰博士在1984年下海,一晃34年。跟张世杰博士同一时代的企业家,在北京的只有他和用友董事长王文京。

他们能走到如今,靠的是追求不断,是不断进步,还要顺势而为,不顺势而为就被社会淘汰。当然,还要抵制住诱惑,这点很难。因为光从财务角度讲,他们早就财富自由了,不需要去创造了,但是从追求的角度讲,这就是一种精气神。

跟科学家一样,企业家没有退休的概念。科学家不管退不退休,那都是真的科学家,企业家也永不退休。

金吉列的共有愿景:良心、合作、多赢、共享。

朱燕民介绍,金吉列一贯主张良心、合作、多赢、共享。

第一,良心。张世杰博士当初进入这个行业时就说过,要做良心工程。因为对学生来讲,要去留学,就是这个年龄段,错过这个年龄段就没机会了,或者错过这个年龄段可能就无可厚非了,所以良心一直放在前面。

第二,合作。金吉列能走到今天,既有企业跟员工的合作,也有企业跟合作伙伴的合作,跟院校合作,跟上下游的培训机构合作。大家通过合作,共同实现自己的目标,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共享。如今,金吉列强调的是大家把智慧都贡献出来,然后把它标准化,你贡献的智慧和我贡献的智慧放在一起,这是共享。另外,在留学行业建设上,金吉列也一直不遗余力。国家想制定留学行业标准的时候,金吉列就把智慧贡献给国家,这也是共享。

始终保持创新、永不言败的企业文化

朱燕民认为,金吉列能走到今天,跟其他机构相比,主要有三个不同之处。

第一个层面,是文化。

张世杰博士始终把文化放在第一位。比如控股权,在外人看来可能是经济上的控股,但朱燕民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承。

第二个层面,是创新的劲头。

张世杰博士的学习劲头一直很足,学习能力很强,而且很愿意接受新事物。这样一来,带动下面的员工都会跟进企业的步伐,都一直想着创新。

第三个层面,是永不言败。

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办不成事的人。这其实是企业文化的东西,体现到做事上就是执着坚韧的劲儿,抓铁留痕、垂直攀登的这种劲儿,不论外部环境多恶劣,自己精神上受到多大的冲击,或者是遇到多大的困难,这种劲儿一直在,这种劲始终没有松懈,始终是在强化,从来没有弱化。

富而思源 做公益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朱燕民认为,企业做公益,归根究底其实是源于企业文化。

董事长张世杰经常说一句话:“富而思源。”意思是,你之所以能拥有一家成功的企业,发展历史能长达34年,那么,首先是得益于大环境,也就是国家政策、国家经济的发展,小环境则指凡是过去跟你打过交道的人是支持你的。

张世杰博士始终怀着一种感恩之心在做企业。说大了,在他们这一代人眼里,这是党和国家给了机会,你才有机会做企业,否则的话没机会做企业。现在环境很好,政策鼓励,大家随随便便就能做企业,获取资金机会也多。

“富而思源”这种精气神儿,在张世杰博士的理念里是根深蒂固的。而有了这种思想以后,企业做公益事业就非常顺理成章了。

这几十年,在需要金吉列的社会事件当中,金吉列从未落在后面,都是冲在前面。

未来金吉列一定会借互联网趋势顺势而为

谈到金吉列未来的发展方向,朱燕民认为,首先,金吉列作为留学细分市场的标杆型企业,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是根据金吉列的资源以及董事长张世杰博士的战略方式和团队执行力来判断的。

第二,金吉列一定会在上下游有所作为。

第三,金吉列一定会顺潮流而上,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无论是留学+互联网也好,还是金吉列+互联网也好,一定会有所作为,这是一个大趋势,要顺势而为。

朱燕民谈留学行业趋势:发展空间巨大,要坚守诚信底线

一、 增长是主流 发展空间巨大

在朱燕民看来,留学行业的发展跟中国社会的发展相吻合,行业内整体发展仍然在保持向上的态势,但不论是东西南北,还是内地和沿海,发展的不均衡仍然存在。朱燕民认为区域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这个差距使得留学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也因为这样,国内的留学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留学行业的种类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过去可能更多的是工程、科学、商科,但往后,艺术、文学、学历的教育和短期的教育都会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国外留学生不断涌入国内,留学行业的眼光也越来越多的转向第三方国家。

二、 用户要求越来越高 服务能力要跟上

随着普通用户留学知识的增长,他们对留学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谈到这一点,朱燕民表示,因为随着行业成熟度的增加,用户的要求高一点也很正常。但目前这些要求相对于国内留学机构的服务能力有些时候并不匹配。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还是要行业内部自己努力。作为机构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作为老师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否则就是被淘汰。

三、 底线是诚信,理想状态是终身为友

作为留学行业标杆,规范的制定者,朱燕民描绘了一幅留学行业的理想状态。

首先是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底线,杜绝造假。其次是要在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提升行业的服务能力。

留学行业从精神层面来说,是一个很高尚的行业,因为它是育人的行业。当一个学生或者一个家庭选择一家机构,一个老师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他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个机构和老师身上的。 “大家变成一种终身的朋友,我认为就是一种理想状态了”朱燕民说。

四、 海外高校对国内学生正在越来越友好

前一阵,有许多海外名校开始承认中国高考成绩,也就是说中国的学生通过高考可以直接录取到海外名校。在朱燕民看来,这是一个利好政策,对于学生和家长都是有利的。只要参加一种考试就可以选择全世界的学校,相比以前,是非常大的进步。同时他认为这也是国外大学对中国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