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去一所乡村小学走访,那里虽然没有塑胶跑道,没有高档器材,但操场上用毛竹和木材搭建而成的爬杆、平衡木、单双杠、跳高器等五花八门的“土器材”应有尽有,课间,学生个个笑逐颜开地在操场上龙腾虎跃。“土法”上马的背后折射出校长对体育工作的重视。

如今,患近视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佩戴的镜片度数也越来越高;在体育素质测试中,学生的年级越高,各项指标反而越低。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学校的体育活动被“打折”了。

一是课时安排明显不足或搞阴阳课表,阻碍了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譬如,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各年级每周必须安排三节体育课,但很多学校“缩水”为两节,甚至一节。二是体育、保健“两头空”。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教学无计划、无目标,不备课,不传授理论知识,即使是室外上课,也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三是体育课落入了考试窠臼。不少初中的体育课都围绕考试科目打转,甚至连课外活动和业余时间都为考试左右。四是运动会变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五是各种运动队名存实亡。

中小学体育勿再“打折”,关键在校长。期盼教育部门能加强对学校的监管和校长的培训,帮助校长转变办学思想,期盼中小学校长能克服急功近利的私心,以敬畏之心遵循学校的“宪法”——课程标准,真正把体育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