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学生“坐班”,16位老师“走教”,黑板、课本、教具全是老师自带,课程表只为一个学生量身订制……

这样的学校你见过吗?

一个人的“学校”,正在上数学课。

在河南省中牟县黄店镇王俭村,就有这样一个“学校”,目前该“校”开学已一个月有余。

连日来,一篇《16位教师每天轮流上门,为重伤女孩撑起“家庭课堂”》的文章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感动无数网友。文中提到的“重伤女孩”小芸(化名)便是这所“学校”唯一的学生,而义务志愿为小芸授课的16位教师,则分别来自全镇不同学校。

小芸百天时的照片。

4月2日上午,教育时报记者来到小芸家里时,黄店镇罗家小学教师张海峰正在给小芸上语文课,讲的是拼音“bpmf”。黄店镇中心校教师刘宏则在一旁协助辅导——下节课,他要为小芸上的是数学课。

今年9岁的小芸,是中牟县黄店镇王俭村人,父母智障,家境贫困。4年前,年仅5岁的小芸不幸烧伤,伤情严重,危及生命。

重伤后的小芸在伯母妈妈的悉心照料下,自己也能吃饭了。

经过全力救治,小芸的命总算保住了,但当时全身80%的重度烧伤,给小芸留下了满身的伤疤,也让她面目全非,耳朵被烧掉了,双手也因此被截肢。

然而,这些都没有磨灭掉小芸对上学的渴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病情的逐渐稳定,今年春节前,小芸对一直照料她的伯母冉梅叶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妈,我也想上学!”

小芸4个月时,与伯父伯母的合影。

“一个都不能少!”了解到小芸的情况后,春节后开学前夕,黄店镇中心校校长王金瑞组织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小芸的入学问题。考虑到课程安排、校园融入、生活照料等因素,经过多次商议,黄店镇中心校决定结合小芸的实际情况,成立“爱心送课志愿者小组”,送教到家!

“一个都不能少!”黄店镇中心校召集教师为小芸送教。

2月25日,黄店镇中心校向全镇教师发出倡议。不到一周时间,就有16名教师申请加入了“爱心送课志愿者小组”。3月5日,这所一个人的“学校”便正式开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16名教师中,有各学校的校长,也有普通教师;有离小芸家近的,还有离小芸家一二十里地远的。在中心校的协调下,他们为小芸量身订制了一份课程表,以语文、数学、音乐和美术为主。每天上午9:00-11:00两节课,下午写作业,第二天老师来上课时先检查作业、复习前一天内容。

16位老师,将小芸的课表安排的满满当当。

为了方便沟通,16名志愿者老师特别建了个微信群,名字就叫“一个都不能少”,每天交流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情况,定期开交流会,以便于下一位老师的教学。

当天的课间故事阅读,张海峰给小芸讲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后,张海峰告诉记者:“由于小芸此前没上过学,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从零起点为她安排的。小芸很聪明,学得也很快。现在她已经学会用拼音拼出爸爸和妈妈了!”

张海峰在上语文课,小芸的进步很快。

上午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小芸学得似乎很开心。和记者慢慢熟悉之后,她还主动给记者唱了一首她刚学的歌曲《小星星》,然后还向记者展示了她画的画。记者问她长大了想干什么?她爽快地回答:“我想当画画家!”

“我想当画画家!”这是小芸的心愿。

“当我第一次带来电子琴的时候,小芸摸着电子琴说,老师,我以前弹过。顿时我泪如雨下,看见孩子被烧掉的双手,我为孩子遭受的痛苦而心痛。”采访中,记者还见到了小芸的音乐老师冯山虎,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音乐能让她感受到这世间的美好,也希望我们的帮助能影响她一生,让她有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冯山虎教小芸弹电子琴。

小芸家的邻居朱爱琴说:“看见老师们每天来给小芸上课,真是不容易,跑这么远的路为了一个孩子,以前她不说话内向,孩子们都不和她玩,现在她主动和邻居的孩子说话,还唱歌,感觉她心情好了不少,性格开朗了不少,这真得谢谢老师们!”

小芸最喜欢的就是画画。

“保护孩子的受教育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老师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送教一个多月来小芸进步很大,我们也很欣慰。下一步,我们计划再征集一些学生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小芸家里互相交流,对孩子进行心灵帮扶,帮孩子逐步适应学校环境。如果条件成熟了,就试着让她到学校上课。如果她适应不了,我们会把课一直送下去,直到她完成全部义务教育。另外,我们还想多培养一下她的兴趣特长,让孩子长大后有自力更生的能力……”能看得出,王金瑞这位年轻的校长,对小芸的教育,思考得很多。

小芸向教育时报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记者可以看出小芸此刻脸上的笑容。

这16位老师,每一位都有着说不尽的触动,他们讲给小芸上课的种种心情,都写进了“送教日记”中……

送教日记——张海峰

初次学习怕她累着,我说:“休息一会儿。”她从凳子上下来,高高兴兴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领回来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对他说:“我上学了,我有老师了。”听到“老师”二字,我内心一颤,这个我听了16年的称呼,今天如此沉重,如此幸福。

送教日记——王鑫亮

经过短暂的一节课时间,我发现了芸芸小朋友不一样的“美”,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以后的助教活动中可以教会芸芸小朋友更多的知识。

送教日记——王周杰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小国云是在单位的办公室,她的“妈妈”领着她给同事讲小国云被烧伤的往事和她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一开始并不敢直视她,但是听到她的声音后我彻底改变了内心的想法。特别是她坚定的一句话:“她不是俺大妈,是俺妈。”正因为这句话,在这位妈妈脸上看到了发自内心的微笑。我在内心想这位“妈妈”有多么的不容易,并非亲生,胜似亲生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

送教日记——冯山虎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我想教她唱歌,我想让她多欣赏一些美丽的音乐,聆听世界的美好,希望她的性格活泼开朗些。直到放学,孩子万般不舍地送我上车,高兴地说着老师明天见。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上车后,我的眼泪已经不听使唤了。欣慰的是我给她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希望这份快乐能一直到永远,我会努力的!

送教日记——王西亮

助教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窘迫,也让我们看到孩子渴望读书并期望以此来改变现状的眼神;助教不是心血来潮过把瘾,而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求回报的自发行为。

不少网友在网络上看到小芸的故事都感慨,这才是真正的教师,愿小芸被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