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那年的大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孟景舟

从历史来看,职业教育是资本主义双轨学制的产物。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一词从里到外都充满着阶级歧视的睥睨之光。

对于西方十九世纪的资产阶级精英来说,不同阶级不同地位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这种赤裸裸的主张,来自于柏拉图的《理想国》。这种保守主义的教育观统治了西方数千年。

然而,杜威作为自由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以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把柏拉图的《理想国》从神圣的王座上掀翻在地。杜威反对带有阶级歧视的“职业教育”。他说过非常有名的一句话:从前的教育虽不叫职业教育,但都具有职业的性质。在他看来,职业教育并不是工人教育的标签,而是属于所有的人群所有的教育。在他的顽强坚持下,美国最终没有采用欧洲的双轨制,而是采用了单轨制——综合中学。

尽管如此,职业教育仍然进入到了美国所谓的民主文化。然而,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们终于不能容忍这种状况,将职业教育更名为生涯与技术教育,即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简称CTE。1988年,美国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处更名为职业技术教育处。该处处长W.沃特认为:“不改名就不能克服(公众对职业教育反应消极的)这种现象。”1990年《卡尔·珀金斯法案》要求实现实用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衔接,进一步助长了易名的趋势。至1992年,全美国至少有15个州(部分易名的州不计算在内)的职教机构(随后研究机构及学术团体)更改了名称,以“专业”或“技术”取代了“职业”二字。

其实,在欧洲,只是德国这个社会阶层严重固化的国家才稳定使用“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也是德国文化的产物。英国更多的使用“技术教育”。在英国的学制系统中根本没有“职业教育”。英国的中学后教育被称为“继续教育”。英系国家大概都如此,比如澳大利亚叫“技术与继续教育”。法国历史上也更多使用“技术教育”。法国的职业教育法被称为《技术教育宪章》。即便法国使用“职业教育”一词,但它的职业一词不含盎格鲁撒克逊那种撕裂的等级观念。正因为如此,法国精英化的大学校也被纳入“职业教育”系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的称谓是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and training education(TVTE),即技术与职业教育与培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一个国际协调组织,并不具有行政权。它的这个复杂的称谓,是对多元文化的一种折中,是对目前职业教育术语使用状况的一个概括。

国际技能组织”(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前身是国际职业训练组织(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Training Organization),后更改为现名,用技能(skill)取代了职业(vocation)。

总之,从世界范围而言,去职业化,追求平等的职业和技术文化是共同的趋势。这也就是所谓的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

然而,我国却在逆势而为。我们在搞类型教育。我们在搞两个体系的对立与“平起平坐”。我们弄出了“技术技能”这样的分裂名词。我们正试图把技能这个标签贴给工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张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正因为如此,无论是technology 还是skill 在过于一律都被翻译为“技术”。现在却出现了嘲讽,被贴上技能标签的工人,却仍然被叫作技术工人(skilled worker)。

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同济大学的硕士博士和技工学校的学生、企业一线的师傅同台竞技,这生动说明了技能一词并不是某个阶层的专属。不管是工人、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他们在技能面前一律平等。

长期以来,我们把德国作为学习的楷模,学来学去,难道只学会了“职业教育”这样一个带着严重阶级歧视、正在被世界大势抛弃的词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