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年轻夫妇在要不要二孩的问题上依然犹豫。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男性陪产假不低于20天、将生育成本全面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涉及生育支持政策的议案提案不在少数,得到了网友们的热切关注。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38名80后、90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8.0%的受访者计划要二孩,34.2%确认不要,11.4%还在考虑,6.5%已有二孩。照顾二孩没人手、经济压力大是阻碍年轻夫妇生养二孩的最大阻力。58.0%的受访者呼吁加大对女性劳动权益的保障力度。

男性生二孩意愿高于女性,90后高于80后

今年34岁的戴乔阳(化名)有生二孩的打算,但近两年不考虑,“老大现在上幼儿园,想等她再大些,不用我们怎么操心了。而且这两年我的事业发展得还不错,希望能多挣些钱,减轻未来经济负担,再迎接老二”。

受访者中,6.5%已有二孩,48.0%计划要二孩,34.2%确认不要二孩,另有11.4%还在考虑。交互分析显示,男性生二孩意愿(53.1%)明显高于女性(43.5%),90后意愿(54.1%)明显高于80后(44.7%)。

戴乔阳感慨,现在培养孩子花费很多。“每年都要上好几门课外辅导班、兴趣班,门门收费都不低。我和妻子工作都忙,辅导孩子的时间不多,还很依赖这些课外班,不得不报”。

“我们不准备要二孩。第一就是经济压力太大,每月还要还房贷。第二,两头的老人都帮不上忙,实在没办法腾出精力照顾两个孩子。第三,我爱人单位离孩子学校远,是我负责接孩子放学。下午的时间都非常紧张,对工作影响较大。”北京市民王禾(化名)说。

今年32岁的常晶晶(化名)女儿一岁半,一直是奶奶在带孩子,“带孩子太累了,老人的睡眠、饮食都受到影响,但目前又没有靠谱、便利、价格适宜的托育机构。而且生了二孩以后,就得换大房子了。加上平时生活和不低的教育开支,我们感到压力实在太大了”。

89.1%的受访者感到养育二孩压力大。交互分析显示,一线城市受访者压力最大(90.6%),其次是二线城市受访者(90.5%)。80后(32.5%)高于90后(28.3%)。

年轻夫妇不准备要二孩的具体原因,照顾二孩没人手(67.3%)最普遍,其次是经济压力大(61.7%),其他还有:缺乏安全合适的托幼机构(54.0%),对住房要求更高(41.6%),女性就业和发展受到影响(24.3%)。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分析,在政策放开之初,高龄产妇生育二孩的情况比较集中,出现一至两年的生育堆积现象。等累积的二孩生育势能释放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规模必然回落。而且,从现实情况看,年轻一代普遍婚育延迟,不婚不育现象增多。一些己经生育一孩的家庭,因为没人带、养不起、精力不够等原因,不敢生育二孩。

58.0%受访者呼吁加大对女性劳动权益的保障力度

内蒙古的杨琦(化名)结婚一年了,近两年没有要娃的打算。她感到,生育孩子对女性就业影响非常大,很容易因此被替代或边缘化。“我刚工作,觉得在公司站稳些再生娃比较好。希望国家能加强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保障”。她还感到,目前社区医院的儿科医生资源缺乏,孩子生病就医非常不便。孩子一有头疼脑热,家长都去大医院挂号、排队,“希望提升社区医院的质量,重视儿科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石人炳表示,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除了经济负担、没人带孩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甚至有些公司对生小孩的员工施加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对于员工合法权益保障,仍需要进行严格的要求”。

贺丹表示,生育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是婚育观念上的引导,比如,男女平等的新型家庭文化,爸爸也要承担家务和抚养孩子的职责。二是经济政策支持,帮助家庭减轻抚养负担,如税收减免,扩大免费、普惠的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范围,落实妇女生育期间的生活津贴、保障待遇等。三是社会支持政策,如方便可及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男女平等的就业机会,妇女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的支持政策等,以重建二孩养育的社会生态。

让年轻夫妇安心生二孩,58.0%的受访者呼吁法律上加大对女性劳动权益的保障力度,56.6%的受访者期待加快发展0-3岁育幼服务机构,增加服务供给,56.3%的受访者希望建立健全产假和育儿假制度,49.9%的受访者期待积极新建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受访者中,80后占65.0%,90后占35.0%。男性占46.4%,女性占53.6%。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7.3%,二线城市的占47.0%,三四线城市的占22.9%,城镇或县城的占2.4%,农村的占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