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城中村,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

白芒村等一些城中村,有很多租客,这段时间被迫搬家,因为他们租的房子被收走了,要进行翻新改造,当作保障性住房,以后统一运营。

这个操作,叫作统租。上千万城中村居民,这时候心里很慌。村里不少租客向媒体表示,统租事项影响到孩子上学,同时也带来生活成本上升,最为直接的是房租上涨。像白芒村,原本一房一厅2500元,现在涨到了32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企杀入城中村,大规模收房当二房东,深圳的创举,正在改写无数城中村的命运。到底是好是坏?

深圳搞统租,有两个大背景。

第一,深圳的保障房任务重。实际管理人口超2000万,土地面积,只有北京杭州的八分之一,成都的七分之一。

人多地少,房价就高,房租就贵,年轻人租不起房怎么办?深圳提出,五年建74万套保障房

第二,深圳城中村规模大,房源多。深圳城中村超过1700个,有470万套左右房子出租,有1000万人,居住在城中村。

为了完成保障房任务,不用额外加建房子,把城中村的房子,改造一下,就成了最立竿见影的操作。

之前万科搞过“万村计划”,也是统租运营,最后低调收场,这次是由市属的国企,像微棠等长租公寓企业操盘。微棠的说法,是保本微利,还是要挣钱的;另外,房东肯定是受益的,房子被长租,据说收房价格还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租客,为什么明明是搞保障房,他们却集体不高兴了?

因为短期看,他们要重新找房,而且大量房子被收走,市面上房源减少,房东一定会坐地涨价;长期看,一番改造升级下来,产生的改造成本,运营成本,最后会不会摊到房租上?

官方给出的回应是,租金原则上不涨。是不是真的不涨,我们拭目以待。如果涨价,那统租不仅意味着政府下场当二房东挣差价,更意味着是在变相驱赶低收入人口。

当然,深圳的这个模式,是很有创新色彩的,在完成保障房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城中村的整治。并且,这个模式一旦跑通,将是对城中村价值的一次重估。

在很多人看来,城中村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人员混杂,和大城市格格不入。其实,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城中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现在依然有城中村。纽约、东京这些世界都市,也有城中村,有穷人聚集的贫民区。

城中村的价值在于,它为很多来大城市打拼的人,提供了一个廉价的栖息地。城中村的农民房,就是天然的廉租房。这些中低收入者,能不能赶走?当然不能。

像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再发达,也不可能全是高端产业。送外卖、送快递需要人,搞环卫、做保洁,也需要人。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全是白领的城市。只要中低收入者存在,城中村就会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官方曾发布过一份通知,要求城市更新,要防止大拆大建,城中村改造得到了大幅降温。前几年,深圳也发文,要保留一定的城中村,在城中村搞统租,短期内,这些城中村大概率不会被拆除了。

这当然不是坏事。

一座城市,商务写字楼,代表的是城市的上限,代表的是它的想象力,城中村则代表的是底线,是民生的根底。让城中村的外来人员,始终有廉价的落脚之处,城市发展才能长远。

如今,面的千万租客的担心,深圳需要妥善解决好。统租的创举,办好了是一次惠民工程,偏离了初心,可能变成一场垄断收割。不论如何,深圳必须平衡好各方利益,让底层漂泊的打工人,有廉价的栖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