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幅诡异滑稽的画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画像上的人容貌极为怪诞,天灵盖上居然没有一根头发,后脑勺还梳上了一个清朝小辫,却穿着现代的衬衫。

画像底下还有三个大字——袁隆平。

这瞬间引起了众多网友的不满。袁老的形象被故意般扭曲,形象判若两人。

这幅画像的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疑似丑化

画这幅画的人是知名画家方力均,还放在了个人画展中展出。

方力均是国内艺术界的重量级人物,他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是国家画院主任,还曾创下6380万元个人最高拍卖纪录,他的艺术造诣与地位不可小觑。

所以这件事件曝光后,不少的艺术人士纷纷为方力均的画作进行辩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力均

他们认为,方力均的作品具独特的"泼皮幽默"画风,用扭曲形式表达生存感受,属于"玩世现实主义"代表,反映了90年代"无聊的情绪"。

这只是高端艺术的多元审美表达,普通人未必能欣赏。

事实上,方力均对于"丑陋"艺术风格的执着根源已久。

他认为破坏常规、标新立异才是艺术的精髓。或许在他个人理解里,把袁老画得这般古怪,也是出于同样追求"与众不同"的创作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艺术创作虽可多元发展,但也要尊重主流价值观,切不可触犯底线。艺术家应为年轻一代树立正面正能量的榜样。

回顾方力均的其他作品,确实可见其扭曲夸张的风格印记。

不论是人物肖像还是主题画作,都呈现出极具个人特色的诡异形态。这种对传统美术的挑战和突破,使其作品远在国外也备受追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舆论

2022年7月,陕西省西安市的美术馆内举行了“人间仙境:方力钧水墨”的画作展览。

只见其中一幅肖像画尤为奇怪,人物面部结构奇怪而且不对称,前额和天灵盖上居然没有一根头发,而后脑勺上的头发却非常茂密。

但有一个细节,就是后脑上垂落了一小撮头发,就像是清朝入关初期所留的“金钱鼠尾辫”。

如果说是清朝人,但画中人物上的衣服也不符合古代,而是穿着现代的衬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大家都觉得眼熟时,只见画作上标注了几个大字——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和"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当代杰出的科学家。

因为有袁老,才有了我们衣食无忧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国家人物画肖像的初心是好的,但把肖像画画成如此怪异扭曲的形象,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此画被拍摄上传到网络,网友们看后都愤怒不已,指责也可谓一片哗然:"不分是非曲直,对英雄人物肆意丑化,这算什么艺术!"

"扭曲、吓人,你把这幅画拿到街上问100个人,99个都会说是在故意丑化。"

"他以为这种离谱风格就是与众不同?其实早已走火入魔,丧失审美!"

"艺术家有创作自由,但不能以此为借口侮辱英雄。审美自由也需有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多网友愤慨地表示,即便出于所谓"高端艺术"的理由,方力的作品也已越过了艺术边界。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构成了对英雄人物的公然丑化和侮辱,就应该受到法律严厉的惩处。

介入调查

针对方力以画作引发的众怒,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已着手介入调查。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正在对方力均的言行作品进行全面核查,如果真的确有故意丑化英雄人物的违规行为,必将会从严惩处。

同时,相关专家学者也就方力均事件展开了激烈的理论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艺术教育界人士认为,艺术绝不能成为丑化英雄人物的借口,这绝对违背了艺术作品应当树立正确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的本质要求。

粗鄙地丑化英雄人物,无疑是在亵渎英雄气节,伤害民族自尊。

"一幅画作展现给大众最直接的,就是画面本身所传达的善恶美丑。把应该受到全民尊重的英雄人物如此丑化,这已经脱离了艺术的范畴。"

比如今年清华美院的"眯眯眼"雕塑就曾引发巨大争议,明显带有对东亚人形象的歪曲和丑化。可见,即使是名校名师,在艺术理念的引导上也存在严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过于"西化""前卫"的艺术理念沦为遮丑布,被用来掩盖艺术家的无知。

这是对艺术教育的亵渎,必将给年轻一代带来错误的导向。

众多人士呼吁,相关的高校应对师生加强对英雄人物肖像绘画的政治意识和审美教育,避免今后再有类似事件发生。

当代艺术的反思

方力均事件的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指出,近年来类似丑化正面人物的"奇艺"作品其实已经屡见不鲜,足见当代艺术教育存在并且还有一些突出的问题。

在当前艺术院校教学中,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的影响日益加深,学生对"前卫"和"先锋"的追求,已经演变成对传统审美的彻底否定和扭曲。

一些教师们为了迎合国际潮流,也放松了对传统美育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视。

"技术层面上,我们的艺术生培养无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内在精神层面,我们的艺术教育似乎出现了偏差。"一艺术学者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力均7月份作品

"如何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与国际接轨,保持创新活力?这是我们当前须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不过总的来说,方力均事件给当代艺术教育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开放包容的同时,保持底线,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艺术院校最需反思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艺术教育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注重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主流价值追求,而不是为了"叛逆"而"叛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唯有这样,艺术创作才能与人民相呼应,获得认同并且找到出路。

古人诚有云:"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一个健康向上的艺术生态,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信通过这次事件的反思,我们的艺术教育必将不断地完善,为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