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的新学期,全国将迎接新课标改革后的第一批新教材的试用。很多家长和学生因为面临使用新教材而感到焦虑和不安,不知道将迎来怎样的改变,会遇到什么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剑桥英语考级成长测评中心”今天带领大家从三个维度对英语新教材做一个全面的解析

1.英语新课标的改革重点是什么,新教材结合这些改革重点,做了哪5项核心调整。

2.新教材的试用样本已经面世,教材特点是什么,和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英语教材进行对比后,与哪些教材有相似之处,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将来的考核和教学目标的方向所在。

3.新教材推行后,老师群体,学生群体和家长群体将分别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二.英语新课标的改革重点及5项核心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旧课标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从传统的“应试技能和策略”转向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旨在2035年真正实现“教育强国”的培养理念,注重应用能力、学习能力、成长思维的培养,而非简单的知识灌输。

在新课标改革中明确指出:提升思维品质,能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初步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看待事物,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观点;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使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

三.新教材的5项核心调整分别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词汇量

所有调整中最明显、也是最容易用数字进行衡量的就是词汇量的变化了。1~2年级以视听说为主,5~6年级要求单词500个左右,7~9年级要求1600单词,调整后侧重于培养阅读能力,三级+就要1800个单词进行表达与交流。

而中考要求原本是1500词汇的,现在标准提高至2000个。如果想要获得120+或者更高分,词汇量需要达到3000-4000,甚至5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阅读难度提升

不仅仅是阅读的篇幅增加,选题的范围更广,会更趋向于原版阅读思维的培养。强调教学上的主题是阅读深度和广度,明确了初三课外阅读每年是15万字。

像语文一样,只有当阅读的量达到了一定程度,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度和表达力才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纯语法题消失

高考全国卷从2023年已经取消了单纯考语法的选择题,所以在应试型英语时代,为了学语法而背语法,为了考语法而忽视逻辑的纯语法的学习时代终将成为过去式,沉没在英语学习发展的历史洪流中一去不复返。

而语法的考察将来主要通过大作文的写作功底、阅读中的语法理解能力、甚至在口语表达中进行语法的相关能力呈现和考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口语占比将逐步提高

英语新教材明确要求初三视听每周不少于30分钟,明确要求告别哑巴英语的时代,英语学习要以应用能力为导向,让学生敢开口、能开口,让英语像中文一样,成为日常沟通交流的工具,而非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写作难度提升

目前全国卷的高考作文为2篇,第一篇为通告/邮件/短信类的文章题材,与剑桥英语 FCE 级别的要求非常接近,要求考生具有精准的表达语言能力,文字数量要求不多的前提下,能精准传递核心内容,且知晓如何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甚至语气,撰写不同的写作题材。

第二篇为文章续写,对于字数要求达到200以上,也非常接近 FCE 的考评标准。但文章续写考核考生的不仅有语言表达功底,更有价值观倾向、逻辑缜密程度、思维创新程度等等综合应用能力的深度考察。

四.新教材试用样本与市场上目前教材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信息整理信息整理的能力。根据特定的信息,从人物对话中捕捉并整理特定的信息。和剑桥英语Unlock教材有相近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元主题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紧密关联,趋向于实用性。在主题上和剑桥英语Compact有很大的相似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维导图式的呈现方式,运用一个主题核心,引发学生的思考,更多的思维的训练。和剑桥英语Unlock教材相似度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新教材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的教学体系,综合了很多优秀的教材,帮助中国英语教学摆脱哑巴英语时代的一个里程碑。

五.教师、学生、家长将面临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教师团队

教师自身能力的培训和提升:无论是教师自己的口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教学方法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具备自我学习的意愿,或是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这将造成新教材的教学质量会参差不齐,特别是对于部分从哑巴英语时代成长起来的教师,自己本身的口语能力或是写作思维就比较欠缺的,那对这部分老师的教学能力将是非常大的挑战。同样,遇到这样老师的学生和家长也会有相对应的挑战。因为大批量换师资,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公立学校的班级平均人数在35-55人,面对这样的大班教学,以往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师层面单纯输出,学生层面单纯输入的方式,不会有太大挑战。但是新教材实行之后,讲究更多在教学中的互动和反馈,目前的大班版型,很难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感。特别是视听部分,每周30分钟的课时,可能很多学生一个学期都很难有1-2次和老师的互动,或者接受老师给予的针对性反馈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家长和学生

家长和学生群体所面临的挑战,其实就是和教师团队的挑战是高度关联的。当遇到能力不达标的老师时,家长和学生如何应对?当面临班级上无法实现的互动频率时,家长和学生将如何解决?

六.分别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拓展课外的阅读量,阅读是最容易靠学生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目标,不要求每篇都精读,更多的是涉猎更广话题,提升语言感知能力的泛读即可。

定期进行语言测试,评估目前的语言能力,以及对于目标之间的距离,根据测评结果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以免走弯路浪费时间。以下为剑桥的标准英语能力测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年龄选择相应的等级,将对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做到权威且全面的评估。可前往官方公众号:剑桥英语考级成长测评中心,进行模考测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量创造家庭语言环境,或者校外语言环境,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视听和开口的机会。并且及时获得专业人士的点评和反馈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持写作的练习,并尝试写不同类型的题材和内容。但对于写作最挑战的是,如何在写作完成后获得专业点评和反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写作方向和思维,对写作可以起到直接而有效的提升,否则没有方向性的闷头苦写,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就像不停的刷题,但是从不批阅和订正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