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插队三年,我为了一个离婚的女子扎根农村,对的人终究能走到一起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我一生的教育事业都奉献给了这里,有时候老伴总是问我:你为了我这个离过婚的人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真的不后悔吗?我笑着回答:我都跟你过了一辈子怎么会后悔,我唯一后悔的就是没有早点认识你……

1

1970年我参加了上山下乡的运动,到了甘肃做一名插队知青,因为我是高中毕业所以我安排到了一群小学里做老师,和我一起的还有一名男知青我教语文,另一名知青教数学。

那时候的教学环境很简陋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教室,还是村支书临时找的一个房子,桌椅板凳都是想办法凑的,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村里的村民们都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助我们。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学很快就就能上课了,看着学校里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我突然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

和我一起当教师的另一名知青叫赵德刚,他是一名当地的知青,我和他相处得也非常好有事没事的时候就一起聊天。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着,每天也都重复着相同的事情,不知不觉已经来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赵德刚有了一件大喜事,他悄悄的告诉我有人给他说媒。

我听后有点好奇,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子看上了他,在他告诉我是李静时心中除了有点吃惊外更多的是羡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我真的没想到会是她,李静是一个很漂亮的姑娘无论是长相还是身段在村里绝对是最好的,说她是村花都不为过。我想了很多人万万没有想到会是她。

赵德刚说这件事情是李静的父亲做的主,李静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她的父亲相中了赵德刚一方面的原因是赵德刚是一名老师,并且还是知青无论在哪些方面来看都是很优秀的了,至于为什么会选赵德刚而不选我这就不得而知了。

两人的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我也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看着穿着嫁衣的赵静心中不免有些羡慕赵德刚。

当然我作为张德刚的同事自己好朋友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而我因为赵德刚的结婚学校里就剩我一个在那里住了,说实话一开始非常的不习惯,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慢慢的转变了过来。

虽然我也到了该婚配的年龄但是我却没有遇到更合适的人,只能一直单着了,赵德刚中午会在学校里吃饭有时候赵静会送一些饭菜,而他们也邀请我一起吃,一来二去我们三人也就成为了朋友。

2

其实普通的日子是过的最快的,转眼之间两年过去了,而这两年知青插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知青也都有希望回城了,毕竟长时间的待在农村依旧有很多人受不了这种环境。

而张德刚又有了一个好消息,这家伙的好运要我都感到羡慕,他竟然获得了回城的机会,因为他是本地的知青再加上家里人的帮助,这才有了让他回城的机会。

这个机会却是个千载难逢的,张德刚告别了妻子和他的孩子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回城的路。

至于后来赵静与张德刚之间的事情还是赵静给我说的,而我也知道了他们之间的事情原委,事情是这样的:

张德刚回城之后的六个月给赵静写了一封信,信中的意思大约就是赵德刚已经回城了工作了,而赵静与孩子在农村,时间长了肯定受不了,于是赵德刚就想要离婚。

其实在张德刚回城的时候赵静就已经有预感了,当赵静把张德刚要离婚的消息告诉她父亲后,她父亲非常的生气与自责。毕竟赵静与张德刚的婚姻是他父亲一手包办的。

而赵静也同意了张德刚的离开要求,或许在赵静的心里面一场没有感情的婚姻是没办法再继续的,赵静也找到了村支书并且盖了支部的公章,在支书的家里时支书在知道这件事情也很生气扬言要找张德刚的麻烦,只是让赵静给阻止了。

再后来我也知道赵静离婚的消息了,我的心里有着担心,并且有一次我看到赵静现在桥边好几次,我总以为赵静是想跳河轻生,所以每天晚上我都在远处看着她,生怕她想不开从桥上跳下去。

几天后赵静也不往桥上去了,我也就放心了,有时候我会去找赵静去试着开导她,对于我的劝解赵静有时候也是不想听的,可能是因为我与张德刚都是知青的原因吧。

赵静自从离婚之后变得更加的勤奋,她把孩子放在家里让父亲照顾,自己下地种庄稼,赵静认为就算家里面没有男人,女人也能撑起一片天,有时候我实在看不下去她一个人弄那么多的地,我就会去帮助她,虽然每次赵静有些不愿意但是时间长了她也就不抗拒了。

时间长了我们两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好,只是这种关系的变化和朋友之间的友谊是不一样的,本来赵静在没结婚之前我就对她有好感,虽然她离婚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她的喜欢。

以前她是有夫之妻,而现在是担心我有权利去追她,只是赵静面对我一次又一次的示好并不接受,甚至说很多时候都在回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赵静的家里在她离婚之后也替她着急,特别是她的大姐总是替她张罗对象,有一次赵静的大姐把一个男同志直接请到了家里,赵静的儿子早早的在门口等着她,儿子说道:妈妈,大姨来了,并且做了好多好吃的还领了一个叔叔。

赵静:叔叔?这位叔叔你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