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大家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所求的。

比如说是为了理想,追求为人民服务,这理由不但成立而且值得提倡,不管现在的心态如何,至少最初得到工作时很珍惜。

可是作为一名正常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因为周围的人有的提拔了,有的去了更好的单位,所以有时心里会顿感失落。

最近有人给我留言,她是县城事业编的人员,而且编制还有些特别,属于差额事业编,所以想转入全额事业单位,想问问现在有没有这种的政策,应该怎么去操作?

在目前,事业单位间的交流一般是等价交流,比如从一家全额单位到另一家全额单位,或者是从全额单位交流到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通常称为顺向。

而上面朋友的提问,其实就是逆向交流,是一种受限的交流,原因就是有失公允。

所以常用的方式就比较简单,通过考试来完成,主要以选聘或社招的形式,简单来说通过笔试面试一套程序,明面上如此。

我知道有些人在体制内待久了,就有些不愿意,甚至是抗拒考试,很多人有这种心态,原因也很统一,就是因故没有备考。

其实,现在是一个考试的时代,畏惧考试就是放弃自己的进步权利,会考试远比喝酒或费尽心思讨好领导来得要轻松一些。

在能参加考试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体制内有很多人想要一个考试机会,可是却得不到,要么是已经超过了35岁,要么是没有通过那人为的限制,如试用期或服务期。

只能参加一些擦边性的考试解解馋,比如法考、社工师、税务师、安全工程师、消防工程师或一些专业性的等级考试,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存在的,自己还有点用处。

但即便不靠考试,也不是完全没有门路可以走,体制内根本就没有绝对的事情,有人见过在五年服务期限内跨市调动的吗?

或者是否见过在服务期刚满就能实现了跨省调动的案例,一般县委组织的同志会见怪不怪,还有县纪委的同志偶尔会遇见。

除了上面两种途径,另外还存在特例或是特殊时期的,因为特别,所以看运气了。

特殊时期,可能是五年一次,还要看单位的性质,运气好遇上了机构改革,整个单位从差额拨款单位变成了全额事业单位。

不过这样的改革也是灵活的,因为有“新老人办法”,单位有一定的名额,在全县范围内举行考试,这样的考试一般是不会很难,难的是你是否获得了考试的资格?

另外还有就是存在特例,比如在浙江省。

浙江从2018年开始,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在事业单位之间交流,不再受事业单位类别、财政拨款方式及保障比例的限制。

在浙江以外的省份,能否顺利从差额拨款单位转入全额事业单位,得看县级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