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日,美国圣地亚哥一处富人区公寓的走廊上,一位华裔女士在她的房门外惨遭美警击毙。

而让人震惊的是,这位女子可并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罪犯,反而是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精英。

由于涉及美警暴力执法以及“华裔”的标签,事件一经公布,便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讨论。

有人认为,美警的行为涉及粗暴执法,对死者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有人认为,这位女博士无视了对方先后多次警告,甚至还持刀威胁警察,最后被击毙也是咎由自取。

那么,事发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会让这位华裔精英歇斯底里的与警察持刀相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中这位女子名叫李艳,1975年出生在中国湖北一个普通人的家庭。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虽然家境一般,但她自幼就学习刻苦,在参加完高考后,她成功考上了当时的湖北名校武汉大学。

那个年代,大学生还不像现在这样普遍,所以能就读于武汉大学,对家庭条件一般的李艳而言,绝对是极为不易的。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李艳上大学那个年代正值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要关口,崇洋媚外的歪风邪气,正在国内一点点的慢慢攀高。

尤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之中,美国、英国、甚至韩国与日本,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生活在这种风气中,李艳难免受到影响,到美国去,就成为了她内心难以割舍的梦想。

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梦想”,她迅速为自己做好了发展规划,并最终成功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

就这样带着“美国梦”,李艳告别父母,远赴重洋来到美国,开始了她在美国的奋斗。

在抵达美国后,她先是成功获得硕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著名高校耶鲁大学,攻读生物统计学博士。

2003年,凭借自身出色的才能,这位不起眼的华裔女士最终成功从耶鲁大学毕业,并决定继续留在美国生活。

即便在美国,能够拿到耶鲁大学的博士学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李艳接下来的求职之路十分顺畅,在毕业后不久,就成功入职了一家大型医药公司,担任高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至此,她终于实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拿到了她梦寐以求的美国绿卡。

拿到绿卡,李艳很快就加入了美国国籍。

期间,她与一名与她有着相似经历的男性“高华”结婚,生下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得益于她的教育,抑或是得益于她出色的遗传因子,她的儿子最终也考上了一所美国名校,既伯克利大学。

家庭圆满,他们夫妇二人又以约49.5万美元,折合当年人民币320万的价格,在圣地亚哥的市中心购买了一间公寓。

公寓不大,只有81平米,但却处于圣地亚哥房价最贵的地区。

因为这里,离圣地亚哥这个旅游城市引以为傲的海边,只有5分钟的步行距离,附近有不少艺术画廊和意大利餐馆,犯罪率非常低,是实打实的富人区。

话说到这儿,这样的家庭,别说在发展中国家,就算是放在世界上最“牛掰”美国,那也足够称得上是一个精英家庭。

看着这样家庭圆满、事业有成的华裔精英,怕是任谁也想不到,她有一天会死于非命。

那么,事发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2022年3月3日,星期四,李艳所在的公寓门前,迎来了一位荷枪实弹的警员。

这名警员名叫邦奇,隶属于圣地亚哥的治安官办公室。

此行,他是为了将一份限期三天内搬离的驱逐令,交给公寓的主人李艳。

李艳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被驱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美国有一项法律,倘若一间房子的屋主长期拖欠物业费,那么物业方面,将有权强行驱逐房主,并对房子进行拍卖,以拍卖所得来抵扣房主欠下的物业费。

那么,李艳究竟欠了物业多少钱呢?

公寓物业给出的说法是:31928美元,折合人民币22万左右。

22万,这个数字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可能多的离谱。

可是,作为一名制药企业的首席生物统计学家,该职务在加州平均年薪可以达到13万美元,所以李艳似乎没有理由拖欠物业管理费。

按事后当地媒体的报道,李艳之所以在后续的4年时间里拒缴物业费,是因为她对物业部门的服务不满。

当然,我们不知道媒体的报道究竟是不是事实,但公寓的物业部门确实以此为借口,要求李艳在3天内彻底搬离这间公寓。

也确实有警察接受了物业管理部门的委托,在3月3日这天,正式上门向李艳投递了限时搬离通知。

视角回到李艳家的门前,在一开始,这位名叫邦奇的警官行为还算得体,不仅敲了门,甚至还有心情和门外路过的其他住户打招呼。

然而,想必这位警官也想不到,他将要面对的会是一个歇斯底里的中年妇女。

随着房门打开,邦奇首先确认了对方的身份,然后就把那份要求对方搬离的通知书交给了李艳。

紧跟着,他却忽然发现,李艳的手里居然攥着一把尖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气氛变得紧张,出于自卫的考虑,邦奇拔出了腰间的手枪,并要求李艳放下。

可谁曾想,他拔枪的举动却让形式进一步失控,原本还算平静的李艳忽然变得歇斯底里,她叫喊着质问邦奇“谁让你来这里的”“你怎么证明你的身份”,也始终都不肯放下手里的刀。

然后,只听“砰”的一声,邦奇看着李艳拿着那份通知单,气势汹汹的关上了门。

按理来说,通知单已经送到了李艳手里,这事儿到这儿告一段落也不是不行。

但是,因为目睹了李艳之前的歇斯底里,警官邦奇认为李艳的行为有可能伤害到公共治安,出于把威胁降到最低的目的,他向警局呼叫了增援。

就这样,8分钟后,邦奇的上司来到了现场。

而这时的李艳似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情绪的掌控,40分钟沟通无果,警员无奈,只能叫来物业管理人员,用备用钥匙打开对方房门。

房门打开,数名警员蜂拥而入,却看见李艳依旧手持尖刀,在数次要求对方放下武器遭到拒绝后,一名警员率先使用不致命的豆袋霰弹向李艳射击,希望能让她丧失抵抗。

但这样的举动彻底让李艳发疯失控,她持刀冲向警员,警员则在慌乱中退出房门,其中一个不巧被绊倒在走廊上。

眼看李艳手中的刀已经刺向这名倒地的警员,4名警员同时开枪……一位在美国生活了将近30年,不知为美国贡献了多少税收的华裔精英,就这样死在了美国警察的乱枪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富人区居然发生了企业高管被美警击毙的事件,这件事一经报道,便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件事让美国许多中产难掩内心的震动,因为虽然警察执法使用武力在美国很常见,但也大都发生在治安较差的黑人、拉丁裔社区,普通的中产居民区几乎没什么此类事发生。

因此,这些美国人对美警过度执法,往往都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正所谓,穷人死活与我何干。

但是这次,被警察击毙的人却是一名生活在富人区的精英,是发生在自己这样的人头上。

与此同时,这事对于中产的冲击是:即使是华裔这个犯罪率最低的族群,受过最高等的教育,住在最好的地段,但警察却没能她一个机会,这难免让其他中产有兔死狐悲之感。

部分人,尤其是美国中产中的华裔,开始为声援李艳,声称要为死者找回公道。

不过,这样的声援,在美国社会却遭到了有些人的抨击,因为这些人认为,无论如何李艳不仅无视警察的警告,而且做出了袭警的动作,事实上也确实刺伤了其中一名警察的胸口。

其实从视频里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最初那名警察的语气与动作其实非常轻松,甚至还有心情与路过的其他人打招呼,显然没有也没把这件事当成什么危险的事情。

直到发现李艳手里的刀,这起事件才上升到,被一个持刀女人威胁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种威胁,警察只有两种选择,逮捕或者当没有一回事,显然后者是不可能的,警察的行为可能不完美但至少是合理的。

所以,这件事里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女人没有把刀放下,无论对方是什么人,被枪指着放下刀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在一个人持刀扑向警察的背景下,警察有理由对有可能造成危险的目标进行射击。

换种说法就是,他们认为美国警察开枪是正当防卫,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责罚。

如此这般,两派人马互相辩驳,谁都说服不了对方。

可事件背后真正的症结在于,作为一名企业高管,李艳究竟为什么会在事件中表现得如此疯狂?

答案是,这位制药公司的高管其实早就“疯”了。

原来,虽然李艳在美国能拿到一万美元以上的月薪,但正所谓“美国大,居之不易”,在挣美元、花美元的背景下,既要供养孩子,又要支出家庭中的种种开销,李艳的经济条件虽不说是捉襟见肘,但也算不上宽裕。

为了能更多的赚钱,李艳疯狂投入到的工作中去,却不免因此忽略了对家庭的关心,她的婚姻也因此产生裂痕。

在一次与丈夫的肢体冲突后,两人的婚姻终于以失败告终。

经受了这样的打击,她的精神状况迅速恶化。

与此同时,缺少了丈夫的收入,她只能被迫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可这又让自诩上流社会成员的她心情不佳,继而让她的精神状态,向着更恶劣的深渊滑落,她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动不动就会大发雷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她只好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抑制病情的发作,但却收效甚微。

结果,也就这个时候,来自物业的催缴通知成为了让李艳彻底失控。

在被物业告知,她的公寓即将被拍卖后,她曾经多次被物业要求搬走,或许正是来自物业的压力,让她拿起了刀,总是想驱赶走敲门的人。

而事实上,早在警察上门的前一天,李艳也确实持刀威胁了一位水管工。

而当时间来到3月3日,收到驱逐令无疑让她的情绪更激动,加上后来被枪指着,思考能力也就更弱,逃避思维让她觉得一切都不是真的,也让她始终拒绝与后续到来的警察进行有效沟通。

最终,警员射出手中射出的霰弹,让她失去了最后一点理智,也让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至此,一条鲜活的生命客死他乡。

在她死后,她的房子依旧被物业拍卖,用来抵扣她所欠下的物业费。

警员们也完全没有遭到任何形式的惩罚,即便是受伤的警员,也仅在医院治疗一晚就完全康复了。

至于后续,李艳的儿子通过律师事务所提起了民事诉讼,根据圣地亚哥电视台2024年3月22日报道,该民事诉讼获得82.5万美元的和解。圣地亚哥县媒体办公室随后证实了该和解款项,并表示这笔和解款包括律师费用。

这场事件中,只有李艳,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经历了精神与肉体上的打击,带着在美国30年的奋斗一命呜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知道她在死前究竟作何感想,更不知道她究竟有没有后悔曾经做过的“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