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追极光风波持续发酵

少数人不文明行为再伤华人形象

上周末,珀斯等地上演了一场罕见的极光奇观,吸引大批观星爱好者夜观星空。

但这一振奋人心的天文奇观之后,却为华人群体抹上了一层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因是一位珀斯当地华人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控诰某极光观赏点遭到严重破坏。

"那里95%都是华人,到处都是中文字样的垃圾,太没素质了。"这番犀利指责在华人社区内迅速引发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网友纷纷承认确有此事,对这些失德者予以痛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留下了不少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中文字映入眼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在抹黑整个华人群体,我们无力反驳。"

"素质不高的或许只有1%,但这1%已伤筋动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自嘲式的评论更将之归咎于"典型中国人低素质"。

甚至外网也有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也有人为少部分人开脱,认为哪里都有素质低下的人,不应一概而论。

双方因此产生激烈人身攻击和口水战。

丑陋行为再伤形象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一事件再次给华人在主流社会形象抹了黑。

除了这起事件,近期也频频曝光一些令人齿冷的失范行为:中国留学生"如何曲线乘车"攻略、华人乞丐伪装成低收入人领福利金、租房期间故意损坏公物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事例再次被主流媒体拿出来,盘根问底地佐证"占小便宜"似乎已深入华人骨子里。

评论网友痛斥,即便移居海外,部分华人依然难以摆脱"钻空子"和"遵规守矩"之间的挣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生活中,类似丢人现眼的行为并非个例。

从争抢免费赠品到逃票攻略,从领取"不该领"的福利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一些华人移民的不文明习惯在海外延续,成为一个个"痛点"。

这不禁让人反思,在祖国经济腾飞、国力日益强大之际,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人物,为何一些人的素质教养却未能同步跟进?

呼吁自我反省与教育

争议发酵之际,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应及时反思和整改,否则个人的一己之过将最终伤及整个华人群体的形象和利益。毕竟,文明是一个民族体现精神高度的基本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其相互指责,不如从自身做起,为塑造正面形象多尽一份力。"

"现在华人社会正重拾应有的尊重,我们更应以文明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总的来说,这起事件引发了华人群体对公民意识教育和自我约束的反思。

只有全体人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修养,才能真正扭转华人在外的负面形象,重塑中华儿女文明有礼的传统良好形象。

导因有三:

文化差异、观念惰性和机遇主义

那么,为何会有这些让人愤慨的不文明行为发生?分析人士指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文化差异。

来自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华人移民在理解和遵守西方社会的规则时,存在一定认知差距和习惯障碍。

比如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守序守法的概念等,都可能与主流存在落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观念惰性。

特别是年长一辈的华人移民,很多人思维依旧停留在上世纪物质匮乏的印象中,对免费的东西有一种"危机感"和占有欲。

即便现已小康,仍难改"占小便宜"的陋习。

此外,一些人存在某种"中国人思维",秉持"活人不该被法律拘束"的机遇主义理念,对法规常有意无意的钻空子。

当然,前两种因素也有一定的借口因素。

归根结底,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扎实的道德修养,才是决定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关键所在。

大家觉得呢?

中澳之间及海外新闻热点,

更多新闻热点追踪

请点下方关注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