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有个搞笑的事我一定要分享一下。

那就是我在刷TikTok(国外抖音)的时候,发现这几天有个领域火起来了,叫做“Chinese kindergarten”,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幼儿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 就是某些博主把中国幼儿园的视频搬到了外网,然后引来一堆美国家长在那吹嘘中国教育有多牛逼,然后底下聚集了一堆附和的老美,我简直要被笑死了。

在这些中国幼儿园的视频里,小朋友们确实非常厉害。

比如有合作磨豆浆,炒菜、烧烤的小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是合作玩游戏,像一些竹竿舞、集体运球、绳索攀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就是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比如用针线缝包包,做手工活之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看来,视频当中有很多看起来有些“作秀”嫌疑的举动,反而被美国家长们狠狠共情了,也纷纷开始反思欧美教育的缺陷。

比如看那些炒菜的中国小朋友,就有家长吐槽美国小孩连微波炉都不会开,这条吐槽有5.6万多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看小朋友集体拍篮球的视频,就有位光膀子头像的大哥说这些中国小朋友以后会比75%的美国人更有运动能力,还有人预言他们会统治以后的NBA...(太夸张,被说的有些羞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黑人奶奶看完这些视频后,发出感慨,表示要让孙女上华人幼儿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觉得这些视频只是个别人在自嗨。

这种夸中国幼儿园教育的视频动辄百万播放量,拿下数十万点赞轻轻松松,几乎每条视频都有数万美国家长在那羡慕中国幼儿园的教育。

这件事就很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看到这些美国家长的反思,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这像不像当年我们从《意林》《读者》里了解西方国家时产生的反思。

日本刷碗刷七遍,洗完的马桶立刻舀水喝,美国为了救一只小鸟惊动白宫,芬兰公务员考试试卷背面都印有答案,西方人在地铁只看书从不玩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反过来了,中国小朋友从小都会做饭,热爱运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美国家长要反思了。

关于中式教育的探讨,仿佛一枚穿越太平洋的回旋镖,击中如今的美国家长。

昔日我们通过《意林》反映了自己的文化忧虑与自卑。而今TikTok上中国幼儿教育的欢迎,也揭示了外国家长们同样的教育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是在贬低西式教育,而是确确实实有很大一部分美国家长认为美国的教育体系是失败的。

如果你经常阅读一些前沿科技论文,那么就会发现这些论文的作者,美式教育出品的人才越来越少,中国人、印度人、东欧人,日韩人的比例越来越多。

2023年美国教育部下属研究所开展了一个“全国教育进步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美国13岁的学生阅读平均分下降了4分,数学平均分下降了9分。

美国四年级学生中只有36%的学生能够学会相应的四年级数学内容,而对于中国,四年级的小学生大概会在家长的监督下预习六年级的数学了。

所以在美国,有这么一句调侃的话:“中国的小孩在学数学,我们的小孩在学习一共有多少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知道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在羡慕美国的教育方式,比如美国孩子会更自由,更自信,美国也依旧源源不断地诞生着最顶尖的精英。

但请记住,美国的顶尖人才,不是出自快乐教育,而是出自精英教育,他们的精英教育,比中国普遍儿童的教育要严苛地更多。

对于普通美国家庭来说,他们的孩子只能接受快乐教育,这种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哦,对了,3年疫情,不仅导致美国贫富差距更大,学生的数学成绩差距也扩大了20%。

好学生更好,差学生更差,这就是美式教育

03

我觉得美国的文化就是“自我骄傲”,即使你本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你也要勇敢地做自己,要感到骄傲。

身材好要骄傲,体重300斤也要骄傲。学习好要骄傲,大字不识也可以骄傲,直到现在美国仍然有很多人坚信地球不是圆的,是平的,他们甚至连嗑药咳出幻觉也能感到骄傲。

在这种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当然更自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是,这种放纵让大多数普通美国学生的数学、逻辑、理工科等知识全方位地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普通美国式家长的焦虑在于,他们想要改变,但在大环境下,他们无能为力。

可以说,这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教育版了。

中国小孩内卷严重,家长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他们更向往美式教育的自由,更小的学业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家长则看到自己孩子对比其他国家小孩时的一溃千里,所以希望有更负责的老师,更实质的教育,而不是天天快乐。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两国家长对待下一代教育的共同焦虑。

一个嫌太卷,一个嫌太没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有得必有舍,既想要快乐又想要有竞争力,这种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无论是意林还是TikTok。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手里的,而忽略自己拥有的。或许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深深嫌弃的,是别人梦寐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