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刘少奇家规故事:严于用权 艰苦朴素》七一网
《刘源高考:给邓小平写信 首师大开会研究后录取》中国青年网

这是一封特殊的信件,刘源怀着极大的愧疚,违背父亲的遗愿,给中央寄去了一封简短的信件,短短四句话却接连提到了四个“不”字,可收到信的邓公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十分反常的作出了肯定的批示。

那么这封信的内容是什么?刘源又为何不惜违背父亲遗愿,也要强行寄信给中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7年8月21日,北京城内响起了一则振奋人心的广播:在中央领导人的决策下,全国正式恢复高考制度…

得知消息的万千学子欢呼鼓舞,邓小平科教兴国的理念,也迎来了发展的根基,同年12月10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场在冬天举行的高考正式拉开了帷幕,将近570万青年走向考场,这其中就包含刘少奇的儿子刘源,他与万千考生一样,坐在考场上,紧握笔头,奋力答题,而这个考试名额,却是刘源不惜违背父亲遗愿才得来的。

刘源早在17岁时,就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毫不犹豫去了风沙遍地,苦寒无比的阴山插队。

刘源自小性格坚韧,到达阴山之后,他丝毫不叫苦不喊累,脏活累活什么都做,但劳动之余,刘源仍不忘读书学习,这是父亲刘少奇言传身教的结果,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七年,直到1975年,形势有了些许变化,周总理想到老战友的儿子,便设法将他从山西调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北京后,刘源在一家起重机厂工作,尽管和之前相比,生活和饮食条件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工厂的工作量仍然十分繁重,刘源从小就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再加上山西七年的插队生活,更是极大的磨练了他的性子,刘源每天看书做题,比在山西时更加用功,挑灯夜战换来的是丰厚的回报,他仅凭自学就完成了高中的全部学业,他心中明白,离曙光到来不远了。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批示正式下发,全国上下欢腾在一片激动之中,刘源更是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和其他九名工友一起报了名,可出人意料的是,工厂却直接驳回了他们几人的请求,不允许他们参加高考。

厂里给出的原因是,他们超龄了,可刘源心里明镜似的,他知道被驳回的原因不是这么简单,他在初中,响应号召下乡插队时,按照规定,是完全符号条件的,厂里阻挠,无外乎跟自己的特殊身份有关,刘源这时想到了和父亲出生入死的老战友们,也许自己可以向他们申诉不公,可这样不就违背了父亲留下的两条家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少奇生前对子女言传身教,留下八字家规:严于用权,艰苦朴素,刘源一直小心遵守,从未逾越,如今自己遭到不公待遇,难道真的要违背父亲遗愿,给中央写信吗?

刘源内心挣扎,处在煎熬之中,最终他还是提笔给邓小平写下了信件,那么信件内容究竟是什么?刘源心中的煎熬,能否得到中央领导的认同呢?

刘源自小遵守父亲定下的八字家规,严于用权,艰苦朴素,从未逾越过,可如今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刘源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放弃,思来想去,刘源决定写一封求助信,但信的内容又不能全篇求助,如何下笔,就成了困扰刘源的最大难题。

信中刘源亲切的称呼邓小平为叔叔,寒暄过后,他另起一行,郑重地写下四句话:倘若考分不够,自己不怨,但不能报考,是万万不愿的,盖上邮戳后,他忐忑的将信寄往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公十分了解刘源的为人,信件只有一页,像极了他父亲的个性,简单干练,邓公也做出了简洁的四字批示:准予高考。

就这样,在开考的最后关头,伴随着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氛,刘源和其他九名工友一同踏进了考场。他们身着朴素,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尽管外界环境艰苦,但他们内心燃烧着不灭的求知之火,决心用这次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考试过程中,刘源展现出了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思维能力,他的笔下生花,每一道题目都回答得条理清晰、见解独到。

当成绩公布时,刘源的分数赫然在目,足以上他的第一志愿——北大哲学系。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在逆境中坚持学习、追求梦想的人的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由于刘源的特殊身份——一名普通的工厂工人,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颇为不同寻常,他的录取之路平添了几分波折。

北大哲学系的门槛虽高,但更高的似乎是人们对于“身份”的固有观念。负责招生的老师们面对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却身份特殊的考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

于是,专门针对刘源的录取问题,学校召开了一场特别会议。会上,意见纷呈,有支持也有反对。但最终,经过一番激烈而深刻的讨论,大家被刘源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他在考试中的卓越表现所打动。学校决定打破常规,给这位特殊考生一个公平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刘源以一名普通学子的身份,完成了全部录取流程,没有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受到任何不公的待遇。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知识的殿堂应向所有有志者敞开大门。最终,刘源顺利进入了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读书,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个小小注脚,提醒着人们:才华和努力,远比出身和身份来得更为重要。

1982年,刘源完成了学业,他婉拒了北京的工作邀请,毅然决然申请前往河南新乡县一个农村去,他说希望去农村,为基层百姓,切实地做几件事。短短几年,在刘源的辛勤工作下,小公社成功脱贫,甚至还带动了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随后刘源几经辗转,政绩斐然,位列少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源一生经历过许多挫折,但他没有放弃任何机会,学业优异,从政后又在政坛大放异彩,受到河南人民的爱戴,同父亲一样,刘源无愧于人民和国家。

本期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主页有更多精彩视频,点击头像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