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语言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当你漫步街头,耳畔传来OK、Bye-bye的问候,当你打开电视,新闻主播口中蹦出GDP、CPI的术语。

你是否曾停下脚步,思考过这种现象背后的意义?我们引以为傲的汉语,是否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鸦片战争到互联网时代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见证着文化的变迁,然而,当我们回首望去,却发现我们引以为傲的汉语,正在经历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

这场变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近两个世纪前的鸦片战争,那是一个屈辱的年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不仅撕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也为英语词汇的入侵铺平了道路。

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我们的语言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起初,这些变化似乎微不足道,仅限于一些新事物的命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词汇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那时的知识分子,怀着改革的热情,大量引入西方词汇和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过语言的革新来推动思想的进步,然而,他们可能没有预料到,这种做法会在日后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学习热潮席卷全国,这本是件好事,但也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英语词汇开始大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今,当我们走在街头,耳边时常会听到OK、Bye-bye这样的问候语。

打开电视,新闻主播口中蹦出的GDP、CPI等术语,更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感慨,我们的语言,是否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革命?

细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英语入侵汉语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直接搬用,像VIP、CEO这样的词,已经成为我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简洁明了,但也让人不禁思考:这样的直接借用,是否会稀释汉语的精髓?

其次是英文简化而来的词汇,比如网络上流行的CP,源自英文couple,用来形容情侣或配对,这类词汇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变化,也反映了文化间的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种是英文内化后变成的汉语,Tony老师这个称呼就是典型例子,它反映了人们对某些职业的调侃与亲近,这种现象说明,语言是活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种是通过音韵变化形成的词,如爱豆源自英文idol,卡路里来自calorie,这类词汇展现了汉语的包容性和适应能力,让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母语的特色。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变化是好是坏?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正在被侵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语入侵?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日常交谈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句子,这个project很urgent,我们要asap完成。

这种中英夹杂的表达方式,虽然在某些场合显得时髦,但实际上却模糊了语言的边界,使得我们的表达失去了应有的纯粹和优雅。

一些英语语法结构开始影响我们的表达方式,比如,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被动语态,这在传统汉语中是很少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被我读完了这样的句子,虽然grammatically correct,但却失去了汉语特有的简洁和直白。

甚至连汉语的词序,也开始受到英语语法的影响,我昨天晚上吃了一顿晚餐,是非常美味的,这样的句子,其实是典型的英语思维方式。

在传统汉语中,我们更倾向于说我昨天晚上吃了顿很美味的晚餐,这种细微的变化,反映了我们思维方式的潜移默化。

然而,语言的变化并非单向的,我们也看到,英语正在吸收越来越多的汉语元素。

Long time no see、No can do这样的表达,其实就是直接从汉语翻译过去的,这种双向的语言交流,体现了文化交融的必然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之下,汉语吸收英语的速度和广度都更胜一筹,这种现象,不禁让我们思考:是否反映了我们在文化自信上的不足?

语言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文化认同的变化,当我们习惯性地使用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时,我们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而言,他们成长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不再仅仅是一门外语,而是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这固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他们对传统汉语表达的生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个年轻人更习惯说这很amazing而不是这很了不起时,我们是否应该感到忧虑?

随着英语词汇的广泛使用,一些人开始对英语文化产生盲目崇拜,他们认为,使用英语词汇能够彰显自己的国际化和高素质,这种心态,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文化自卑。

然而,我们也不应该对语言的变化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语言的演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合理地吸收外来语言的精华。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言的变化是不可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母语的坚守,相反,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发扬我们的语言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媒体到日常

比如,某天早晨,打开收音机,听到播音员反复提到CPI上涨了多少个百分点。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听众,不禁感到一丝困惑和不适,这个CPI,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直接说消费者物价指数呢?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GDP、PM2.5、IPO等英文缩写。

这些缩写,对于不懂英语的读者来说,无异于天书,即便是懂英语的人,也未必能立即理解其含义。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效果,更是对我们语言文化的一种无形侵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种现象已经从媒体蔓延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街头巷尾,我们常常可以听到PK、OUT、HIGH等词汇。

年轻人的对话中,LOL、OMG、BTW等网络用语更是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思考:我们的母语,是否正在被边缘化?

滥用英语缩写,其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它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对于不懂英语的人来说,这些缩写就像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使他们无法准确理解信息的内容。

其次,它影响了我们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长期使用英语缩写,会让我们逐渐失去用母语精确表达的能力,这不仅是语言能力的退化,更是思维方式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导致文化认同感的淡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我们的语言中充斥着大量外来词汇时,我们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也会逐渐减弱。

而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确需要统一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英语缩写似乎成了一种便捷的选择。

但是这是一种潜在的崇洋媚外心理在作祟,一些人认为,使用英语词汇可以彰显自己的国际化和高素质,这种心态,实际上反映了文化自信的缺失。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我们在英语教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对母语的学习,这种失衡的教育方式,无形中助长了英语词汇的泛滥。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护母语

法国作为一个历来重视语言文化的国家,法国在保护本国语言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早在1994年,法国就通过了著名的图邦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必须使用法语,这项法律不仅适用于政府文件,还延伸到广告、商品说明等领域。

虽然这种做法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极端,但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对本国语言文化的坚定维护。

日本面对英语的冲击,日本人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们并不排斥外来词,而是积极地将其日语化。

比如,他们会将television转化为テレビ(电视),这种做法既吸收了新概念,又保持了日语的特色,这种灵活的态度,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的做法则更为激进,他们推行国语纯化运动,大力提倡使用纯韩语词汇,在公共场合,你很少能看到英语标识。

这种做法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影响了国际交流,但无疑体现了韩国人对本国语言文化的自豪和坚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挑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可以考虑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公共场合的语言使用,比如,在政府文件、新闻报道、公共标识等领域,应该优先使用规范的汉语,这不是排外,而是对本国语言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在重视英语教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树立对母语的自信和热爱,我们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汉语文化课程,让学生们了解汉语的魅力和深度。

在报道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英语词汇和缩写,如果必须使用,也应该附上中文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汉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减少使用英语词汇,特别是在有现成汉语表达的情况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与其说这很cool,不如说这很酷或这很棒,语言的发展是动态的,适度吸收外来词汇也是语言进化的一种方式。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在吸收和创新中保持汉语的本质特征。

面对新事物、新概念,我们不妨发挥创意,用汉语来进行表达,这不仅能丰富汉语的表现力,还能增强我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企业界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产品命名、广告宣传等方面,应该优先考虑使用汉语,这不仅有利于品牌的本土化,也能为保护汉语做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表现力,我们应该认识到,使用纯正的汉语不是落后,而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守护母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同维护汉语的纯洁性,让这个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语言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光彩。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工人日报:“万国语”,这种“时尚”你接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