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日前,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赵琪以唯一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Water》发表论文,聚焦城市污水可持续处理,为推动绿色低碳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健全水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应用基础与技术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赵琪以唯一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Nature Water》论文。受访者供图

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教授,以唯一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Water》《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中国科学院SCI一区论文7篇,获授权国际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4件,这条从“0到100”的科研路,赵琪走了逾7年。

本科期间,赵琪就读于扬州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用他的话说,给排水就像给大自然当“工程师”,为人类提供干净的水源,同时优化水生态系统。

一次上实验课时,偷看NBA直播的赵琪被老师抓个正着。老师没批评他,反而给他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的朋友圈。当时赵琪只知道彭永臻是学界“大咖”,并不知道院士和自己同是NBA球迷。

考研之前的暑假,赵琪有机会到北工大参观学习。参观期间,他在校园里迷了路,走到地下篮球馆附近时,恰好与彭永臻相遇。赵琪鼓起勇气说:“彭老师,我想报您的研究生!”二人聊得越来越尽兴,赵琪被彭永臻的热情开朗感染,甚至还一起打了场球。

“那是我第一次见彭院士。回想一下,如果当时老师没给我看彭院士的朋友圈,我也不会知道彭院士喜欢打篮球,也不会因为和他爱好相同从而有更大的动力发奋学习。如果当时在校园里没迷路,我也不会凑巧遇到彭院士。这简直就是蝴蝶效应!”赵琪感慨道。

通过努力,赵琪通过考研来到北工大,开启了跟随彭永臻学习研究的新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教授(左)与赵琪交流课题。受访者供图

研一第一学期刚结束,彭永臻就鼓励赵琪做中试研究。以往,污水处理实验是在实验室内构建一个小型模拟反应体系,类似于等比例缩小的污水处理厂。中试研究则是将原有实验规模扩大约1万倍,这是科研从1迈向100的关键节点。

“研究对象从一瓶水变成一池水。”赵琪解释道。在团队师生的帮助下,这个系统进入平稳运行阶段,为团队后续实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数据支撑,也给他的科研带来新发现。

今年8月,结合相关合作企业提供的实验材料,赵琪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也是学校在《Nature Water》上发表的首篇论文,提出了基于造粒技术的单质硫-菱铁矿复合填料,并在冬季低温(7.3±0.3°C)等严苛运行条件下进行了全面的长期研究与评估,为推动绿色低碳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健全水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应用基础与关键技术支撑。

目前,赵琪已成为学校污水处理领域的“多边形战士”,除手握论文、专利外,他还多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2024年度上海同济高廷耀基金会“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项目”、2024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北京工业大学(试点)推荐。

赵琪一直觉得,老师的言传身教指引了他的成长。他还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自己给彭永臻打电话送祝福:“祝您假期愉快!”彭永臻直率地回复道:“过啥假期啊,我还在实验室呢!”赵琪感慨:“彭院士70多岁了,依然执着地投入科研事业,真的令人敬佩。我现在很年轻,应该付出更多努力,在科研之路上继续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科研团队开展篮球友谊赛。受访者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