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易娱乐戛纳前线报道 文/第五铁峰) 因为电影里出现了陈冲、吕丽萍还有陈建斌,也因为那个被很多人诟病的楼盘广告似的电影名字,所以贾樟柯要转型的说法不胫而走,但真正看完了《二十四城记》后,我长舒了一口气,贾樟柯还是贾樟柯,并没有因为他换了华服就开始变得陌生。

贾樟柯一贯的纪实美学风格依然是影片的整体风格,只是这一次做的更加纯粹,影片超过一半的内容完全采用的纪实的手法拍摄,那些近乎于采访素材的片段被大段大段地放在了影片当中。影片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通过420厂几代员工和家属的讲述来尽可能地将这个国营军工厂半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沧桑变化展现出来,甚至几个专业演员在片中的作用也完全和非职业演员一样,仅仅是坐在镜头前讲述一个自己的“故事”或情感体验,导演显然是想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故事,来拼凑出一个时代前进的轨迹,也试图揭示出在这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里,每一个个体他们内心所经历的一切,痛苦或快乐抑或更复杂的情感体验。

“我一直在追逐中国的变化,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目不转睛的关注着每一刻的变化。”这是贾樟柯在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说的一段话,从《小武》开始,我们也一直跟随贾樟柯的镜头关注着中国社会当下的每一个角落,感受着这个时代中某些我们大家共有的内心情感。

我一直觉得《二十四城记》和《三峡好人》在精神内涵上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两者都将故事发生地点放在了拆迁工地,这样一个最能折射中国目前社会快速变化的客体上,通过与工地发生关系的人和事来揭示转型社会中人们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现状。但在思维的时空维度上,《三峡好人》更多的是将关注点放在当下,通过对当下人生活各个方面的审视和判断,为我们思考当下社会提供现实依据。在这点上《二十四城记》则走得更远,导演的野心是企图通过几代人命运轨迹的变迁,来成就一本中国社会个人内心情感变迁的断代史。

但是相比于《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所展现的情感体验则更加内心化,作为一个和中国当下社会同步成长的年轻人,影片中很多讲述常常使我产生共鸣,因为那也是我内心记忆的一部分,可是看完电影我却开始担心,更多的外国观众能否仅仅从片中人物喋喋不休的讲述和抒情就能很好的理解这部电影要传递给我们的情感和思考。

虽然巨变的中国形象已经越来越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但毕竟大部分外国观众没有中国生活的经历,他们基本不了解当下中国社会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什么,更加不会知道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社会变迁和情感历程。《三峡好人》起码从故事的背景中充满着残垣断壁的拆迁图景,甚至一些空镜头都饱含感情,而几个小人物相对完整的故事也更便于他们的内心情感被观众理解。而《二十四城记》有的仅仅是大段大段的讲述,试想面对这一切的如果是个完全对中国社会没有概念的观众,那片中这些费力的讲述也许对他来说仅仅是令人费解的呓语,毕竟如此内心化的表达方式非常考验观影者的阅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