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戛纳前线报道 文/3pinky) 完整把《切·格瓦拉传》看完需要莫大勇气和耐心,索德伯格和制片人罗娜·比克福特创作时文思如泉涌,一口气把革命英雄的传奇一生拍成了两部电影,然后又雄心勃勃地冲进了戛纳电影节,欲以二博一,其结果是被要求将两部片子拼成一部,四个多小时的片长累坏了首映场的媒体和影评人。所幸的是,尽管演员都操着西班牙语,叙述方式还是主流易懂的,切·格瓦拉戎马生涯和其符号化的意义都有了大致准确的表现。

影片上下两部由三段组成,上部中,格瓦拉与卡斯特罗相遇、并参加后者的武装组织,在亲美执政者手中夺过政权的故事和他在1964年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的经历交织在一起,下部则通篇讲述他在玻利维亚组织游击队斗争以及被捕遭杀害的最后革命史。虽然合并起来,长度让人受不了,但还是要承认罗娜·比克福特说的,如果没有上部,光看《游击队》,并不能完整地理解格瓦拉的传奇意义。《切格瓦拉》开拍的意义很简单,“距离他牺牲的日子,已是第四十个年头,四十年过去后,我们有太多理由去解释作为一种精神象征的切格瓦拉”,制片人如是说,《切·格瓦拉》是本·德尼托罗、史蒂芬·索德伯格和罗娜·比克福特三人花了十年时间,走访了切·格瓦拉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研究了他的遗物和日记,拜访了他几位幸存的战友,收集了一大批资料……的产物。

拍《切·格瓦拉》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向他本人致敬,所以,又名《阿根廷》的上部,将访问美国部分做成新闻资料的黑白效果,与险象环生但也传奇精彩的古巴解放战斗并行,交代了格瓦拉作为自由斗士的唯一身份,另外,也用一系列细小的情节,勾勒出他几乎完美的性格;还原格瓦拉形象时,索德伯格无意把问题搞得复杂,许多西方媒体对格瓦拉在从政期间大肆杀害反革命分子的诟病在片中不见踪迹,尽管能看到他在出访美国期间有反对者高呼他是暴君的镜头,但镜头一转,又是对他善待战俘的描写,两个时间段并行发展,在几个节点上彼此呼应,最终让切格瓦拉在镜头里成为“完人”。《阿根廷》如果作为一个单独的影片,是一支漂亮但结构缺乏惊喜的赞歌,相比高潮迭起的《游击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充当一段冗长的导言。

《游击队》将全部精力放在格瓦拉在玻利维亚战斗的最后时光。格瓦拉在玻利维亚不但被美国和玻利维亚军队夹击,更失去了共产党的支援,落到孤军作战的绝望境地。影片从他初抵玻利维亚满怀革命热情,到腹背受敌被迫将队伍改编两支却彻底失去联系,再到陷入孤立状态、被敌人完全包围,最终遇害,以时间点一步步地推进,紧张和悲壮的气氛也在一路累加,与其说是战争片,《游击队》更像是惊悚片,索德伯格不想把格瓦拉的革命生涯拍得像文青们想象的那么浪漫,镜头诚实地表现了丛林之战的残酷、格瓦拉身体和战况上遭到的打击,以第三者的视角看他如何组织战斗、他的心态变化,甚少让人物进行感性的自我剖白,追求自然效果时,大量利用自然光,弱化美术上的修饰手段;加之本·德尼托罗做足功课来表演,无论在表现格瓦拉克制、内敛个性的神情把握,还是哮喘病发时的细小入微的肢体表演,都传达出强烈的纪实的感觉。

但剥开这些漂亮的手段,整部《切·格瓦拉》还是太倾向好莱坞。放弃了对人物性格与政治背景的深层挖掘,一心唱英雄的赞歌。当作一部有史诗气质的传记电影来看,《切·格瓦拉》基本让人满意,称颂的力度用得不多不少,但也仅此而已,《切·格瓦拉传》里的切·格瓦拉,也只能是索德伯格预想中传奇得那么正面、那么简单。

网易娱乐专稿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