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专稿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杨二郎/文)1980年代以来,欧洲电影在三大电影节上呈现边缘态势,美国好莱坞及独立制片和亚洲电影势如破竹的占据了最光彩夺目的舞台。多年以来,成为一种习惯。但是第6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风向突变,虽然是美国坏小子西恩·潘做评委会主席,但是他以前的荣誉首先是从欧洲得到的,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事先就强调新时代的欧洲意识,从最终的获奖名单来看,果然是举贤不避亲,几乎将全部奖项都给了欧洲电影,只有影帝影后给了两个美洲人,而本尼西奥·德·托罗扮演的切·格瓦拉其实是全球偶像。

欧洲电影横扫天下,是保守还是鼓舞欧洲电影人?包括一种关注和电影基石两个单元也几乎都是欧洲的势力范围,猛然间让人感觉回到了19世纪以前的格局,以色列、土耳其在政治上也都属于欧洲。虽然没有观众主竞赛单元的19部电影,但是如此一面倒的结果,无论如何说不过去,过犹不及,奖项未必能够刺激欧洲电影的惰性,何况是一股脑的派发。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终于如愿以偿,分别凭借《墙壁之间》和《格莫拉》、《大牌明星》获得最佳电影及评委会大奖、评委会奖综合前三名(让我们拭目以待威尼斯电影节是否投桃报李),而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因《三只猴子》得到最佳导演奖,再加上最佳编剧达内兄弟等等,似乎除了门德斯失手之外,参赛的欧洲电影都很是满意,乐呵呵回家去。

但这样一来,不但失衡而且很不公平。从评论来看,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调包婴儿》和名编剧查理·考夫曼的《纽约提喻法》都大有可观之处,而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也未必没有实力,然而他们全部败于某种偏见,政治上不正确的补偿心理说到底还是傲慢的表现,在许多欧洲人的视野里,包括美国和中国、日本等国的文化都是次一等甚至更多的。然而事实上,最近二三十年欧洲电影的贡献确实不如美国和华语电影等,虽依然处于一定水平之上,不过突破性开创性的不足导致多数欧洲电影节的大奖被外来他洲所夺。这是文化上的一种流变态势,本来无可厚非,却不料高喊开放兼容的欧洲,也在乎起来,一旦在乎就要不择手段的改过来。这一次评委会有那么多的演员,甚至是女演员,我想她们更易于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请原谅我的腹诽和合理的猜测。

再本土保护一下,清一色都给欧洲人,就可以更名为戛纳欧洲电影节了,我相信这样也鼓舞不了欧洲电影人。类似于鸵鸟政策的手法,作为遥远的观众为涉嫌不公正的戛纳电影节而寒心,曾经何时我们认为戛纳是艺术的而且是世界的,从一开始戛纳就告诉全世界它是为反抗文化专制而生,然而赤裸裸活生生的现实告诉我们,法国和欧洲也有他们的“精品工程”,这样以来各国的相关单位的工作总结也更好看些,尤其是法国的——如今,期待尽快看到以上电影,以影迷的名义,在心中排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