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独家报道(文/周霞)2008年末,第一届央视春晚的总导演黄一鹤接受了网易娱乐的专访,与网友共同回忆那些与春晚的有关的日子。

从1986年后,黄一鹤一直未执导过春晚,直到4年之后的1990年才再起炉灶。问及为什么三顾春晚却失败而归的赵本山,却能在这一年出来时,黄一鹤回答说,“赵本山是很优秀的演员,他出来是迟早的事儿,那年没去也总归能上去的。”

赵本山的春晚之路,其实是从1987年开始,从第一次收到春晚的邀请函却被拒,到参加完春晚的节目审查却被拿下,三年都无缘春晚。直到1990年,他才凭借《相亲》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黄一鹤分析说,“可能当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面,人们对他的表演风格不是很认同。也有可能当时觉得他的地方特色的语言,过了江南可能接受上就有限制了。但今天来看,他的节目不仅到了江南,即使到了香港也能受到认同。”

事实上,最初跟赵本山合作,黄一鹤说自己也是有过顾虑的。“首先就是小品的名称,后来改名叫做《相亲》,相亲没问题,但在之前是叫《老有少心》,这样的名字在当时的中央台晚会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后来台领导就让我们改成《相亲》,还叫我们对表演把好表演关。于是我们把王景愚搬出来,请他来给排联,把斗贫的东西减一减。最后排了大概有半个月才通过了。在演出前也是千咛万嘱咐,一定要按照王景愚排的演啊,不要演油了。”黄一鹤感慨说,春晚的节目向来要求艺术层面的高雅,又要照顾大众化的欣赏口味,在这个中间寻找结合点,很不容易。

1990年,赵本山出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十几年来一直活跃在春晚舞台上,成了国内笑星中最具代表性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