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独家评论(长十郎/ blog )这部电影质量普通,不好看也不难看,最大的毛病在于没有很好地塑造出人物性格。这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整个剧本的问题。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确实很多地方的都跟历史书描写的一模一样,对于一部好莱坞电影来说,相当难能可贵。不过,大概由于史陶芬伯格上校与其领导、同盟试图炸死希特勒这段历史本身就具有很多好莱坞电影必备的元素,所以编导也没发挥想象力在历史基础上尽可能地胡编乱造让故事更好看。这也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编导完全将焦点放在如何描述刺杀行动的过程上,还原了历史书上的这段故事,忽视了“为什么要刺杀希特勒”这个问题的探讨和深挖,更没以解构者的身份阐明这段历史所揭示的当时德国纳粹的处境以及这段历史所带来的冲击,一切深层的东西都没有提到,使得整部电影颇为平面,缺少故事之外的东西,也就少了能让观众将情感与电影结合的点。
没错,汤姆·克鲁斯所演的史陶芬伯格上校,编导确实有交待他参与行动的原因,他认为战争变质、希特勒是恶魔、他要拯救德国人。以上种种原因最后成了他英雄主义的源泉,于是整部电影中的史陶芬伯格上校,除了断了一只手,瞎了一只眼之外,完全可以称为英雄主义高大全角色。这是让人看得不爽的一点,还记得吕克·贝松的《圣女贞德》,最为人印象深刻的处理就是贞德被捕后心理挣扎的戏份,让人看到圣人也有害怕的时候,观众的情感才与片中的角色沟通起来。
这里不是说非要让编导刻意给史陶芬伯格上校弄些阴暗面,如果他真是完人,那也就算了。然而,既然加入“瓦尔基里行动”的人数多达上百个,其它诸如比尔·奈伊演的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赫特将军、汤姆·威尔金森演的弗里德里希·冯将军、肯尼斯·布拉纳夫饰演的亨宁·冯·特里斯科夫少将,还有特伦斯·斯登普饰演的路德维希·贝克陆军上将,这些人物完全可以塑造得更丰富一些。其实史陶芬伯格对他们来说只是计划的执行者,这些首脑级人物究竟为何要杀希特勒,电影并没有展现很充分。于是,对观众来说,整场戏看下来只记得史陶芬伯格义无反顾地被当作刺杀工具。在缺少深层次挖掘人物内心的情况下,这些角色也都没法展现魅力。既然角色如此简单,这些老戏骨演起来更加没有问题,他们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工作。汤姆·克鲁斯虽然容易惹观众不满,但公平点,他在片中的表现也是合格的,反正史陶芬伯格也没什么内心戏。
当然,除了整个电影太过平铺直叙之外,好像也没什么让人不满的地方。平铺直叙带来的节奏缓慢多少都会影响观感,因为整场刺杀活动,高潮只是一瞬间的爆炸,片中花了大量篇幅讲述这些人准备刺杀的过程,虽然中间夹杂着两次“彩排”式的刺杀行动,(这里不得不感叹,希特勒太命硬了,第一次酒瓶里的炸弹成功引爆的话,他绝对会死),但也都一闪而过,因此看惯好莱坞大片的观众看这部电影时可能不太容易兴奋。
另外,由于观众都知道希特勒最后是没被炸死的,一部悬疑剧,悬念先被揭晓,对于布莱恩·辛格来说肯定是件不太容易处理的事情。不过,他在片中将整场刺杀行动的最终失败放在炸弹爆炸之后,后备军没有成功占领舆论阵地,以及没能及时启动瓦尔基里计划。(其实瓦尔基里是希特勒签署的一项军事计划,原本是说在紧急情况下,如国家元帅被杀或者国内反动势力爆发等,军队领导可以采取极端镇压手段。史陶芬伯格等人动了些手脚,让希特勒没细心看文件的情况下,稍微将条款修改成元帅被杀,军队领导可以即时解散纳粹军队。)如果当时奥尔布里赫特不用执着于确认希特勒是否真的死了,马上启动瓦尔基里计划,即使几小时后确认希特勒还活着,已经抢得先机的刺杀同盟可能整个行动也会成功。这点细节处理淡化了希特勒死与不死对整个行动的意义,也算是导演处理方面的一个巧思吧。
网易娱乐专稿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