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3月13日讯 (文/晴晴叶)《团长》热爆荧屏,甚至热到惹来官司,其令人着迷之处除了一场接一场的惨烈战争外,还因其囊括了多种方言,亲切动人, 人文学者裴珏接受网易专访时更是将其视为“母语剧的鼻祖”。 事实上,早在《团长》以前,就有以东北方言红遍荧屏的《刘老根》《马大帅》,有以陕西话让观众神魂颠倒的《武林外传》老板娘,有最长寿的闽南语剧《意难忘》……显然,观众已厌倦了字正腔圆的电视剧,转而喜欢听着亲切、看着实在的方言剧。“方言剧”的时代就这样在观众的潜移默化中来临了。

《闯关东》:剧中人物语言功底深厚

《闯关东》剧照

方言:胶东话

受欢迎原因:

《闯关东》的大红大紫,一部分功劳要归于其成功地运用了大量的山东和东北方言。剧作者在方言的运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同时有浓厚的语言功底,将方言极自然地加到剧情中,没有给人留下做作、哗众取宠的印象。剧中人物主要来自山东,所以他们口中经常吐出非常熟悉和亲切的胶东方言,触动了不少胶东观众。

经典台词:

剧中的胶东话不少当地俚语,贴近生活,比如:

抓抓:麻雀的叫声,多用于形容说女人们在一起说话。

埋汰:这个词有不干净、脏和污蔑两层意思。

作索: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一个词叫“败几”,都是糟蹋的意思。例:看你把家作索成啥样了?

潮乎:另外还有一个词,“彪”,东北人也说,就是傻的意思。例:这孩子潮乎点。

老鼻子:也是随着东北话出名的一个词,意思是很多。例:车站里老鼻子人了。

胶东话诀窍:舌头不打弯

胶东人舌头不会打弯,直来直去,所以说出的话显得特别硬,这对广东人来说,绝对是最好学的方言,因为不能含木塞都能说得好。

第一页: 《闯关东》:剧中人物语言功底深厚

第二页: 《走西口》:“额”字很可爱

第三页: 《武林外传》:陕西话难懂被撤下黄金档

第四页: 《乡村爱情》:赵本山的东北味儿强

第五页: 《意难忘》:闽南语助其成黄金档收视奇迹

第六页: 《外来媳妇本地郎》:地道粤语俘虏观众

网易娱乐专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走西口》:“额”字很可爱

《走西口》剧照。

方言:山西话

受欢迎原因:

《走西口》讲述的是山西晋商的故事,虽然其服装和取景都力图显现出“山西特色”,但台词还是清一色采用普通话,只是把“我”的发音改成了“额”。单单一个字的山西发音在普通话台词当中分外刺耳。而不少山西观众则称山西人其实很少说“额”。不过,也有观众力挺,称听多了就习惯了,还觉得“额”很可爱。

经典台词:

“额…………”

山西话诀窍:张口闭口都是“额”

山西话是所有方言中最复古的,保留了不少文言文的用语。比如说:两人一起走叫“厮跟上”;家里穷困叫“家寒”,“你干什么呢”叫“你做甚嘞?”,还有表示“拿”的动作的词,山西一般还说“荷”,拿东西说“荷东西”。

人人都说山西话比较难学,但《走西口》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只要你张口闭口“额”,就学到了精华了。

第一页: 《闯关东》:剧中人物语言功底深厚

第三页: 《武林外传》:陕西话难懂被撤下黄金档

第四页: 《乡村爱情》:赵本山的东北味儿强

第五页: 《意难忘》:闽南语助其成黄金档收视奇迹

第六页: 《外来媳妇本地郎》:地道粤语俘虏观众

《武林外传》:陕西话难懂被撤下黄金档

《武林外传》剧照。

方言:陕西话

受欢迎原因:

提起《武林外传》,不得不提剧中风情万种的老板娘和她的一口陕西话。佟掌柜,一上来就是一口脆声慢语的陕西话,“额”啊“额”啊的,被观众纷纷效仿,其普及性甚至不亚于宋丹丹的那个“相当”。但是,《武林外传》在台湾播出时却因为陕西话难懂遭遇超低收视率,被撤下黄金档,可谓“成也陕西话,败也陕西话”。

经典台词:

额滴(我的)神呀!

额错了,额真滴错了,额就不该嫁到这儿来, 额不嫁到这儿来, 额滴夫君就不会死, 额滴夫君不死,额怎么会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的地方……

陕西话诀窍:一气呵成

陕西话的发音大多数跟普通话一致,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更是越来越接近普通话。陕西话中没有上声,发音不需要拐弯,所以讲起来酣畅淋漓,十分痛快。语法方面,陕西话比较喜欢用“把”字句。比如“我今天累坏了”会说成“今天把额累坏咧。”

第一页: 《闯关东》:剧中人物语言功底深厚

第二页: 《走西口》:“额”字很可爱

第四页: 《乡村爱情》:赵本山的东北味儿强

第五页: 《意难忘》:闽南语助其成黄金档收视奇迹

第六页: 《外来媳妇本地郎》:地道粤语俘虏观众

《乡村爱情》:赵本山的东北味儿强

方言:东北话

受欢迎原因:

由赵本山投资参与,自然少不了赵本山的东北味儿。《乡村爱情》表面上是一部反映农村青年爱情婚姻、事业生活的轻喜剧,事实上让观众爱不释手的确是剧中一群讲着东北方言的中年男女们,比如谢大脚,长贵,刘能等。那一口口平翘舌含混、嗓门贼大的东北话夹着未经时尚浸染的乡土、市井气息扑面而来,让观众为之着迷。也让本山大叔一而再地把这股东北农村味儿扩散到底。

经典台词:

看你拿的那一把干巴花吧,噶啥去啊!

一包……瓶干,啤酒……一瓶,标准一样……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农村找,找也不找你谢大脚!

事情呢就这么个事情,情况呢就这么个情况。

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村里处。

东北话诀窍:多看看春晚小品

东北话,指中国东北(黑龙江、辽宁、吉林)的汉语,亦可特指东北地区的某些特定汉语,如常用于小品演出的“东北话”。东北话富有亲和力,并且幽默,在春晚上的小品、相声基本都采用东北话。所以,如果想学出一口畅快流利的东北话,多看看春晚,多向本山大叔和小沈阳学习。

第一页: 《闯关东》:剧中人物语言功底深厚

第二页: 《走西口》:“额”字很可爱

第三页: 《武林外传》:陕西话难懂被撤下黄金档

第五页: 《意难忘》:闽南语助其成黄金档收视奇迹

第六页: 《外来媳妇本地郎》:地道粤语俘虏观众

《意难忘》:闽南语助其成黄金档收视奇迹

《意难忘》剧照。

方言:闽南话

受欢迎原因

《意难忘》有“台湾最长剧”之称,该剧拍摄方式和美剧相似,边播边拍,根据观众反映确定剧情走向。2005年在台湾地区开播,直到2006年底才播完,创造了黄金档收视奇迹。该剧在台湾播出时全部应用闽南,后来引进内地时加上了普通话配音,让内地观众无法耳闻台语的魅力。

经典台词:

人在做,天在看.

举头三尺有神明

耕了劣田盼来年,娶了恶妻苦一生

山看山势,入门看人意

手帕交姐妹淘

闽南话诀窍:先学好古汉语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或台语,闽南话有一种“崇正意识”,就是以汉语的正统自居,保留了许多古音古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行”,闽南话就是古代的意思;闽南话把“吃”称为“食”;“锅”称为“鼎”;“家”称为“厝”;“霉”称为“醭”;“人”称为“侬”,都是很古的说法。

第一页: 《闯关东》:剧中人物语言功底深厚

第二页: 《走西口》:“额”字很可爱

第三页: 《武林外传》:陕西话难懂被撤下黄金档

第四页: 《乡村爱情》:赵本山的东北味儿强

第六页: 《外来媳妇本地郎》:地道粤语俘虏观众

《外来媳妇本地郎》:地道粤语俘虏观众

《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照。

方言:粤语

受欢迎原因:

在广东人眼中,《外来媳妇本地郎》绝对是粤语剧的经典,当然,这不包括广大优秀的港剧。该剧逼近9岁生日,是最长寿的电视剧之一,讲述广州西关一户人家的四个儿子都娶了外地媳妇,文化的差距和语言的不同造成了“南腔北调”“鸡同鸭讲”的谐趣场面。该剧全部采用粤语,虽然主角不是广州人,但是他们那一口流利的粤语却俘虏了不少广东观众。然而,该剧最受欢迎最搞笑的“二哥”却在几年前因癌症去世,让不少观众扼腕痛惜。

经典台词: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你班野懒到条蛇甘!(你这些人太懒了。)

我屋企果几只化骨龙。(我家里那几个孩子。)

老豆打仔,锻炼身体。

我阿娇梗系靓女。(我是美女。)

无咁大个头,唔好戴咁大顶帽!(做事不要勉强。)

康祈宗正衰公,手脚骑泼葱,做野盲盅盅。(康祈宗是坏人,做事糊涂。)

粤语诀窍:勤看港剧

广东以外的人都认为粤语是超级难学的,这并非毫无根据,因为粤语和普通话应分别归类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两者基本无法通话。如果要学好粤语,除了勤看港剧外,最好的办法是交个讲粤语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天天沟通,总会有进步的。

第一页: 《闯关东》:剧中人物语言功底深厚

第二页: 《走西口》:“额”字很可爱

第三页: 《武林外传》:陕西话难懂被撤下黄金档

第四页: 《乡村爱情》:赵本山的东北味儿强

第五页: 《意难忘》:闽南语助其成黄金档收视奇迹

《傻儿师长》 :激活成渝方言剧掀起全国川话热

方言:四川话

受欢迎原因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这是外省人对四川和重庆人的风趣调侃。当刘德一主演的《傻儿师长》在上世纪90年代横空问世后,一播出就得到成渝两地观众的追捧,接着,“师长”就开始南征北战起来,先是吃遍西南三省,接着又在湖北、湖南等地征服观众,给成渝两地的方言剧带来了春天。

经典方言:

煮熟的鸭子都灰(飞)嘎了!
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如果你听到机关枪嗒、嗒、嗒,啷个办?(趴倒)笨蛋!那是点射,跑!如果你听到机关枪嗒嗒、嗒嗒嗒,啷个办?(跑)笨蛋!那是扫射,要趴倒!

楼上的客,楼下的客,听我幺师办交接:要屙屎,有草纸,不要撇我的篾席子;要屙尿,有夜壶,不要在床上画地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狗不叫,狗不叫?狗不叫嘛总是遇到熟人了嘛!

四川话秘诀:去灾区为人民服务

四川方言的音调与普通话存在明显的差别,四川话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有些形容词还挺有趣,比如,白,不说白,说“迅白”;黑,不说黑,说“去(qio)黑”;轻,不说轻,说“捞轻”;重,不说重,说“帮重”。要学好四川话,在这个时候,最好报名志愿者到灾区为人民服务,顺便学习四川话。

比如后来,“你要干啥子”、“做人要厚道”等四川话还成了风靡一时的流行语言。

《孽债》:原汁原味上海话引发万人空巷

方言:上海话

受欢迎原因:

1994年,一部《孽债》在全国播出的时候几乎引起了万人空巷的局面,剧中一大批知青和知情子女的命运转折让无数观众动容。作为沪语剧的代表,十年后,这部电视剧重新现身,是以原汁原味的上海话播出,吸引大批粉丝,至今它仍是国产电视剧极少能叫板韩剧的作品之一。

经典台词:

阿乌卵冒充金刚钻(外行冒充内行)

认得侬是我路道粗(认识你算我倒霉)

小赤佬(小鬼头)

夜壶蛋(捣糨糊)

敲煤饼(嫖娼)

轧姘头(包二奶,红杏出墙)

上海话诀窍:跟林志玲学习嗲声嗲气

上海人讲上海话,一个字——嗲,你弄我侬,最适合谈情说爱用的。想学好上海话,先向林志玲学习一下嗲功。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地道京片子受年轻人追捧

方言:北京话

受欢迎原因:在怀旧戏《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生长于北京军区大院的主角们就是用京片子来互相奚落,一起成长的。剧中演员的京片子说得尤其悦耳动听,总带着一丝玩世不恭,最受年轻人的欢迎。

经典台词:

干部子弟凶猛,请勿靠近。那才叫一个拔份!

有劲吗?没劲!有劲,我一看到你就特有劲!!!

也许我和乔乔的志向注定就是要在这里开垦这片已经被无数人强奸过的处女地。

去你大爷的!

我是你大爷!

孙子,你不是窝里横吗,今天我们带人来抄你老窝来了。

北京话诀窍:儿化音+流氓口气

北京话又叫京片子,它听上去与普通话相去不远,主要差别的地方就在于大量的儿化音和说话人的语气。最正宗的北京人都操着一口纯正的京片子,说话间透着调侃,透着玩世不恭。要学好北京话,首先,说啥都记住带个“儿”,其次,要带着一副流氓口气。